事情圓滿解決後,林風辭別了天龍寺僧人。又是一路趕往江南。
這麼長時間來,木婉清和鍾靈兩人早已陪著林風,羞事做盡。待聽聞林風前來是想再尋幾個女伴,卻又無可奈何。
一日,林風正獨自一人在湖邊緩行。忽聽得西首小路上一人說道:“聽說慕容氏住在城西三十裏的燕子塢,咱們便過去瞧瞧。”另一人道:“嗯,到了地頭啦,可得小心在意才是。”
說的是河南中州口音。這兩人說話聲音甚輕,但以林風的內功修為,卻聽得清清楚楚。於是斜眼看去,隻見一人氣宇軒昂,身穿孝服,另一個卻矮小瘦削,像是個癆病鬼扒手。
當即便猜想到,這兩人估計就是那金算盤崔百泉和追魂手過彥之了吧。於是行了一禮,道:“小生要去慕容氏的府上遊玩,卻不知道路,還請相煩兩位帶路。”
崔百泉道:“請問少俠上下如何稱呼?到慕容府去有何貴幹?”
林風聽見問話,笑而不言。
便在此時,隻聽得(矣欠)乃聲響,湖麵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劃水而來,口中唱著小曲,聽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脫紅裙裹鴨兒。”歌聲嬌柔無邪,歡悅動心。
林風從小就喜歡歌曲,待聽見少女用那特有的腔調唱的小曲,不由得心魂俱醉。隻見那少女一雙纖手皓膚如玉,映著綠波,便如透明一般。崔百泉和過彥之也不禁轉頭向她瞧了兩眼,忘了問話。
林風道:“阿碧嗎?可以請我去燕子塢琴韻小築一遊嗎。”
這時那少女劃著小舟,已近岸邊,聽到林風的說話,接口道:“這位公子怎麼知道我的名字。要去小婢的別院,阿有啥事體?”說話聲音極甜極清,令人一聽之下,說不出的舒適。這少女約莫十六七歲年紀,滿臉都是溫柔,滿身盡是秀氣。
林風道:“素聞阿碧、阿朱之名,故在下不遠千裏迢迢趕來一見。”
真要說起來,其實這少女也非甚美,比之木婉清頗有不如,但八分容貌,加上十二分的溫柔,便不遜於木婉清這樣的美女。
阿碧聞言,嫣然一笑,道:“啊唷!我是服侍慕容公子撫琴吹笛的小丫頭,又有什麼名了。公子可莫要笑話。”
吳儂軟語,柔柔的聲音到讓林風想起周傑倫的一首《上海一九四三》。想起當時的自己對著這四個字充滿了希翼,林風不由莞爾一笑。阿碧的聲音是聽的舒服,隻是,自己倘若沒有閱換語言大禮包的話,隻怕也是難得聽懂。
阿碧又道:“這裏去燕子塢琴韻小築,都是水路,倘若這幾位通通要去,我劃船相送,好(口伐)?”(口伐讀fa、輕聲。:相當於“嗎”)
她每問一句“好(口伐)”,都是殷勤探詢,軟語商量,教人難以拒卻。
林風笑道:“阿碧說的話,又有何不好的地方。”
說著,便朝著小舟上走去。
小舟並沒有靠在岸邊,林風就直接踏上了湖麵。三人一驚,還以為林風必定會餡入泥內,狼狽不堪,卻那知道林風竟然直接踏在湖麵,立於水麵之上,僅是引起水麵一陣輕微的波瀾。再看林風悠閑的樣子,不由得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