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入穀(1 / 2)

天命歸一,萬道複蘇……

東華有仙山,古稱琅琊台,此地有百十絕壁,千丈冷峰,間有急湍深澗,幽嶺暗穀,端的奇險秀麗,不染纖塵。

其西有一穀,名為隱雲穀,因每逢雨水便有雲霧覆蓋遮擋而得。其唯有一路,一進一出別無它法。穀內花鳥繁盛,靈氣充沛,靜謐怡人。此地乃是東華仙界修仙門派千機門的宗門祖第。

今日不知是何良日,隻見隱雲穀霧散雲開,白花齊芳。景秀莊嚴的淨塵路被人清掃的無半分瑕疵。道路的盡頭,有一方圓數十丈寬的道場,是為聞德壇。

地麵由漢白玉鋪就,上鋪金絲鑲邊紅毯。正北方另有一外圓內方,高出一籌的小道壇,四周鎏金刻書,莊重宏偉。

此時的聞德壇道場卻是人聲鼎沸,其間幼童老者,芳華少女,俊秀青年合計不下五百之數。眾人皆身著青白色翠羽衣袍,樸素中但見不凡。而道壇上則有四位老者席地而坐,兩側侍立數位中年男子。

此時正直上午陽光明盛,稍約片刻,一道震穀鍾鳴由道場後方的千機殿傳來。道場眾人皆瞬間肅穆,閉口不言。

鍾鳴連傳三道,方才歇去。方才道壇上正中的一名老者站立起來,隻見他白發束冠,青衣黑紗著身,臉相瘦削,單手扶著下巴一捋三寸白胡,滿麵紅光,雖然體態蒼老,但其身姿挺拔,盎然勃發,不見絲毫年邁之氣。老者扶髯含笑,放眼環視道場眾人後,大手一揮:“眾弟子免禮,盡可盤膝而坐!”

“謝掌門師尊!”

壇下眾人聞言齊齊回道,隨後皆原地盤膝而坐。老者見眾人皆已落座,麵帶笑容:“我清雲道人何德何能,腆為千機門第三十六代掌門!得門中眾師弟扶持,門中弟子盡心效力。得以將千機門在百年前天地帷難之後保留至今。我在此謝過諸位門中長老和眾弟子不離不棄,共渡難關!”

“不敢當掌門厚讚!”壇下又是一陣齊聲。

“今日時逢我派每三載一度的新弟子入門大典!今且邀眾長老與各位門中執事一同觀禮。也便選拔人才,廣納門第。”

清雲道人環視聞德道場,隻見各門弟子朝氣蓬勃,人才濟濟,十分滿意。

“百年前,妖皇臨世,魔族橫行,邪道屠戮人間!妄圖毀仙界,滅凡間。幸得我修仙界眾派齊心,廣集四方之力,眾納百川之能,共禦邪魔,得以力挫群魔,剿滅妖皇。”

眼見門下眾人皆昂首屹立,清雲道人又道:“然而雖終保修仙界免於帷難,可是此戰妖皇盡屠我仙界各派門人子弟,精英盡隕。凡間亦是蒙受巨變,屍橫遍野。本門亦是人傑俱損

!,然百廢待興,破而後立乃是天地長綱。經此數十年修養,我修仙界萬道複蘇,人才輩起。正是我千機門恢複元氣,重振旗鼓的時候!今日本門開山納新,門中長老需盡心輔佐,門內弟子也要悉心助人,如此!光大我千機門時不久矣!”

“謹遵掌門教誨!”

眾人皆道……

清雲道人回身落座,抬手示意側旁一青衣中年人道:“淨明,可以開始了。”

中年人連忙作揖道:“是!師尊。”

這人踏前一步,立於壇前。隻見得嘴唇微動,一道靈力催發的洪亮聲音傳遍道壇。

“大典開始!”

話音剛落,鍾鼓齊鳴,樂音悠揚,回蕩穀內。隻見淨塵路盡頭有四路身著藍色織羽衣袍的少男少女依次列隊緩緩而行,片刻即到得聞德壇,男女分列兩邊,束身而立。定眼一看,卻是個個樣貌不凡,出類拔萃。或英朗威武,或秀氣柔情。引的壇內眾弟子紛紛側首觀望,不住點頭。

內壇清雲道人身旁一老者這時開口笑道:“清雲啊,這批新弟子個個人才非凡,氣宇軒昂。可堪大用啊!哈哈哈。”

清雲道人聞言笑道:“師兄所言極是!此次招收的新晉弟子資質確是高於往屆,單看品貌便可窺知一二,其中多數都是武學家世出生,天賦異稟,尤其前列幾名弟子更屬上優!”清雲道人衣袍輕甩,一手指向一皮膚白淨,樣貌俊朗,一股書卷氣息的少年。

“師兄,此子乃是我東華修仙界下轄明淵帝國皇室的三皇子明月笙,自幼飽讀詩書,天文地理皆能,尤其對靈力感悟最強!假以時日便有大造化。”

“師兄再且看!”

這次所望卻是一妙齡少女,隻見她梳得垂掛流雲鬢,肌膚如雪,嬌俏可人,麵色細膩紅潤,身材絕美,身著一身藍色織羽紗裙,亭亭玉立,說其傾城傾國也不為過,道場內頻頻有人回頭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