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大事!
魔君南燭剛回冰封城,頭等大事,便是為了蕭問道,集齊了雪國的名醫。
一年之內,不下數萬名名醫,為蕭問道醫治他的經脈,魔君南燭更是從天武九州三十六城中,一半利誘,一半脅迫的也尋來了數百名醫聖手。
看在眼中的蕭啟山,心中感激,出言勸道:“君上,不必再為道兒,費神費力了。這就是命,就是天命如此。”
小小年紀的蕭問道,心中雖不知為何“良人”大伯,為他尋遍名醫,但心中也是感激。
“道兒,小的時候,大伯教你的,命中終有終須有,命中若沒有呢。”魔君南燭看著蕭問道說道。
“強求。”
蕭問道明白這兩個字的含義,心中也清楚“良人”教的他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從小,蕭啟山總會在他耳邊說“盡人力,而聽天命”。
一旁的良人大伯會說道:“盡人力,也可讓天命聽命於我。”
已是十三歲年紀的蕭問道,心中明了,父親和大伯之間,論得不是“對錯”,也不是“正邪”。
就是兩人的“閱曆”和心態,不管如何說,兩人都是對他最親的人。
又是一日,晴日高懸。
魔君南燭頒了一道旨意,讓蕭啟山代為“輔君”,掌管雪國的江山。
輔君!
手握百萬兵馬,坐的是魔君的位子,蕭啟山深吸一口氣,若是如今,他大手一揮,不知能不能攻下尚京。
心,飄蕩了一會兒,慢慢的就放下了。
魔君南燭一早將軍中的印信和君璽,給蕭啟山送了回來。
“我想帶著道兒和半夏,一同前往三大神山,說不定也有道兒的機遇。”魔君說著,以商量的口氣說道。
蕭啟山立即回道:“道兒的經脈之疾,君上已經盡了全力了。不過道兒陪在君上的身邊,也能盡他的恩道。”
“但願,道兒在神山上,會有另一番機遇。”魔君南燭說完,拉起蕭問道就跨出了並肩王府。
據傳聞,雪國的三大神山也是如天武的九大仙山,一同落下的。
神山之名,一為魔獅,二為星落,三為重樓。
神山之下,多有魔族的修道者,蕭問道長得一副人族的麵貌,魔君就在他身上披了一件黑袍。
即便是尊如魔君,也不敢將人族帶上神山。
魔君南燭拉著蕭問道,一步跨上了魔獅神山,魔君還特意看了一眼,蕭問道跨出的一小步。
魔君南燭神色平常的看了一眼,心中歎道“這個大事,讓他做成了”。
魔獅神山,高聳如雲,山巔之上,魔君南燭和蕭問道,並排一站。
隻見魔君南燭,朝著萬丈懸山,小解了起來。從小在魔君南燭的教導下,蕭問道有樣學樣的,一泡尿撒的一個痛快。
“看誰呲的遠。”蕭問道笑道。
“啊”。魔君南燭朝著天際狂吼,大喊道:“舒服”。
蕭問道嘴角一揚也是喊道:“爽快”。
伯侄兩人,兩眸一對,心領神會。
如疾風一般,朝著山下狂奔而去。
平日裏嬉笑,往日裏怒罵。
直到一日,魔君南燭將蕭問道也帶往一處山洞中,看著山洞中的情景,蕭問道眼眸大亮。
不正山中的符文,沒想到在魔獅山也有一麵。
過了三日後,魔君南燭問道:“這牆後可還有人。”
蕭問道嘴角一揚,搖頭晃腦的,故作玄虛,看著魔君南燭。
魔君南燭伸出大手,將他舉在肩上說道:“你要是不說,我就把你往山下扔去。”
“你扔個我看看。”蕭問道人小鬼大,出聲嗆道。
呼呼。
寒風,倒灌進蕭問道的衣服裏,隻見離那地麵,越發的近了。
一道黑影掠過,蕭問道又坐在魔君南燭的肩上。
“說還是不說。”
蕭問道嘴角一揚,說道:“我的魂兒,都嚇掉了,讓我緩緩。”
緩緩,一緩就是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