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理出頭緒(1 / 2)

舉報信中所列內容,並沒有讓蘇芩亂掉陣腳,否則她也不會給鄧一川看。

但這事提醒蘇芩,對方開始反撲了。如果他們再不改變策略,仍然這樣漫無目的地瞎熬時間,很有可能,在他們還未查出足以致對方繳械的證據時,對方已經將他們個個擊滅了。

鄧一川的看法也是相同。

剛開始,鄧一川看到那三條,的確震驚。因為他壓根沒想到,吉東的鬥爭已經白熱化到這程度。他以為將陳原誣陷進去,對方就已大功告成,哪知這才是開始。

他們的目標絕不僅僅是陳原一個人。

“蘇書記,我覺得這事應該放在後麵,或者直接不去理會。”他說。

“不去理會?”蘇芩一時沒明白過來,她雖然不至於被這樣一封舉報信嚇倒,但也絕對做不到視而不見,她還想讓鄧一川幫她分析分析呢。

鄧一川說:“一來,他們羅列了這麼多,但中心一條,就是劍指你和陳市長的關係。這關係你抹不掉也擺不開,事實就放在那裏,不隻是吉東,就連省裏高層,也都知道你和陳市長關係密切。所以,與其在這事上辯一辯去,不如將一切默認。”

“這事我開始就沒想著為自己辯解,有時候你越是辯解,他們越拿這事做文章,不如讓他們去做就是。”蘇芩道。

“要是這事能想明白,其他的根本就不用去想。再說現在首長和瀚林書記也知道了,如果他們信這封信,就不會把它交給你,更不會讓你帶回來。他二位不信,其他人再怎麼誣陷,不都是閑的。”

“一川,我也這樣想過,真的,瀚林書記能讓我看這信,而且讓我帶回來,太出乎我意料了。我在紀委工作,知道檢舉信的厲害,一個人如果順風順水時,這種東西基本上是沒有作用的。但一個人如果開始走下坡路,或者被牽連進去時,它就非常有殺傷力。不過一川我還是有疑惑,按照組織原則,這信是根本不可能讓我本人看到的,怎麼這次?”

這也正是鄧一川的疑惑,他雖沒有在紀委工作過,但畢竟跟過陳原。陳原當市長時,也收到過不少這樣的信件。蘇芩說的對,不管這種舉報是不是屬實,就算是有意誣陷,直接交到當事人手裏的,幾乎沒有。頂多也就是主要領導找被舉報者談談話,適當透露一點內容,要當事人今後注意。

瀚林書記怎麼會讓首長把這樣一封信交到蘇芩本人手裏呢?

鄧一川認為,此事有兩種可能。

一,這封信絕不是寄到省紀委的,肯定也不是直接寄到瀚林書記和普天成那裏。很有可能是普天成通過什麼渠道中途截獲的。也就是說,組織上並未收到這樣一封信,省裏也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封信,這樣普天成才敢把這信交給蘇芩。

二,要麼這信是假的,是普天成故意用來警醒蘇芩的。信假,但並不是對蘇芩的圍攻也假。普天成肯定通過一些渠道知道了田中和等人對蘇芩采取的措施,怕這些引不起蘇芩高度重視,所以故意用這樣一封信件來給蘇芩敲警鍾。

蘇芩對第二種猜測斷然否定,她說普秘書長不是那樣的人,就算想敲醒她,有的是辦法。那人不缺辦法啊,隨便腦子一動,策略就來了,用得著這麼複雜。

鄧一川說這也倒是。兩人於是就都否定了第二條。圍繞第一條又分析起來。說著說著,蘇芩突然一拍大腿:“一川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