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節:致以崇高的敬意(1 / 2)

其實,比徐巍著急的還大有人在。

至少,張天鷹的心情,就不比徐巍輕鬆。

上次被美國人的飛機擊落後,張天鷹幾乎在每個夜晚,都會夢到美國第五代戰機呲牙咧嘴張牙舞爪地到處追逐自己的身影。

對空戰時自己的駕駛動作反複回憶,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推敲,張天鷹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自己不是輸在駕駛技術上。

雖然,自己操控戰機的技術,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但是,實事求是的講,這隻是一種對個人極限的跨越,體現在戰機實力對比上,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第五代戰機,相對於第四代戰機,有著難以比擬的性能優勢。這種優勢,不是以飛行員操控戰機的技術所能彌補的。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技術代差!

單機作戰,自己的第四代戰機,和美國人德爾第五代戰機一對一的較量,基本上沒有絲毫的獲勝的可能。唯一的方式,就是以三機或者四機編隊的形勢,以數量優勢對抗質量優勢。

在當前戰機損耗嚴重,能升空作戰的第四代戰機數量不足的情況下,這種拚消耗的戰法,不足取。而且,單純的隻是戰機的耗損也好說,關鍵是每一架被擊落的戰機,還要附帶著一個優秀飛行員的生命!

自己能僥幸逃生,已經夠幸運了,不知道其他的戰友,在戰場上能否延續自己的好運氣。

日本人的“心神”戰機,在美國人的第五代戰機的掩護下,逐步重新奪取朝鮮上空的製空權後,開始向中朝邊境線中國國境線一側進行試探性的入侵。

很快他們就發現,相比幾個月前,自己的戰機可以自由進出中國國境的情況相比,這一次,自己的“心神”戰機,已經很難突破中國防空部隊在邊境線上布下的攔截網。

幾個月的突擊建設,一大批防空陣地緊急興建,新式的防空武器,也被秘密轉移並安裝在這些陣地上。

在損失了數架戰機之後,日本人放棄了再次入侵中國領空的嚐試。

美國人剛開始,對於侵入中國領空的這種軍事行動,並不熱衷。隨著日本人的失利,他們的熱情卻被調動和激發了起來。

他們想挑戰一下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防空防禦網的中國防空部隊的實力。

第五代戰機,作為他們手中的秘密武器,被首當其衝地派了出來。

和第四代戰機僅僅是依靠塗裝隱身不同,美國人的新一代戰機,已經實現了材料隱身。戰機上的每一個製造材料,都兼顧了隱身性能設計和製造工藝。

這種全麵隱身的設計理念,使得這款新式戰機,具備了基本不被探測的超級性能。

在突入中國境內,進進出出了幾個來回,中國防空部隊,居然沒有什麼反應。這讓美國人對自己的戰機性能,更加感到驕傲自豪了。

美國人並不清楚,在中國人的新式雷達麵前,他們這款新式戰機,其實早就暴露了行蹤。隻是在沒有有效的武器擊落他們之前,中國軍隊故意示弱,以此來麻痹美國人的神經。隻有在關鍵時刻,中國軍隊才會對美國人實施迎頭痛擊。

能探測到美國人新式戰機的中國新式雷達,是磁力線雷達。

眾所周知,在地球上的萬物,都被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球磁力線包裹著。地球磁力線,在不受到物體幹擾時,是一條條平直弧線,這些弧線,沿著不同的高度均勻分布。

當受到物體幹擾時,這些看不見的磁力線,會出現異常,產生線性紊亂。

根據出現紊亂的物體的大小和強弱,可以大致判斷物體的形狀、物理屬性等。

基於這個原理。中國軍事專家,經過多年的秘密公關,終於研製出這種被動式磁力線雷達。在不發射任何能量波束的情況下,根據探測範圍內地球磁力線的變化,可以使細小如麻雀般大小的空中目標,顯露原形。

美國科技人員,多年來也在這方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始終沒能解決地磁線信號放大的難題,在沒能很快拿出科研成果後最終 不得不中途下馬。

他們沒有想到,中國軍事科研專家,憑借著自己鍥而不舍的韌勁、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拿出了這種使任何空中目標現行的終極探測雷達!

更讓美國人想不到的是,這種武器,隻是中國軍事專家眾多武器研製成果中的一種。

有了發現的眼睛,沒有打擊目標的利器,也不行。

所有的人,都熱切地盼望著中國的新式戰機,趕快投入到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