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前線遇到襲擊的消息,徐巍還沒有來得及下達命令,一個壞消息接著一個壞消息不斷傳來。
美國人的部隊,不斷撕裂中國守軍的防線,向漢城挺進。
依照徐巍以往和美軍作戰經驗,到目前為止,應該還沒有一支美國軍隊,能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能在短短的一個小時的時間之內,連續突破中國軍隊的三道防線,向漢城市區挺進。
當一線指戰員,將對手的情況上報過來後,徐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對於這群不知道生和死為何物的鋼鐵巨獸麵前,人類的戰鬥力和戰鬥意誌,顯得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一擊。
沒有時間細想,徐巍立刻將自己的機甲戰車部隊調到激戰正酣的前線。他知道,這將是一場硬碰硬的較量,是一場自己沒有任何退路的生死較量。如果連自己的機甲戰車部隊也戰敗了,那麼,在這個朝鮮戰場上,再也沒有一支軍隊是美國人機器人部隊的對手了,這就預示著21集團軍的數萬將士和自己的機甲戰車師所有官兵,最終將淪為美國人和日本人屠戮的對象。
沒有時間猶豫。
徐巍親自駕駛著機甲戰車,迅速向前線奔去。
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趕到時,美國人的機器人部隊,已經殺入漢城市外圍,在他們身後,日本軍隊正在對失去防守陣地的中國士兵,實施追擊。失去了重武器的中國士兵,隻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抗著日本人的坦克進攻。
衝在隊伍最前麵的由U2帶領戰鬥分隊,率先和美國人的機器人部隊交上了火。雙方的火箭彈、將光武器和導彈瘋狂地互射著。隨著這些大殺傷力武器的攻擊,交戰雙方不斷有‘人’倒下。
論武器裝備,雙方裝備的打擊武器攻擊能力基本相似,唯一的區分就在於雙方防護裝甲的防護能力。
機甲戰車部隊,憑借著厚重的防護裝甲,在受到強力攻擊後,依然能支撐片刻,向美國人的機器人部隊發出最後的致命一擊。
中國機甲戰車部隊的防護裝甲雖然占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作戰人員數量方麵,顯然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和美國人由六個機器人組成一個戰鬥編隊,不同的機器人使用不同的作戰武器,實施導彈、機槍、激光武器等多種武器實施整體進攻的方式不同,中國軍隊的機甲戰車部隊,似乎更強調單兵作戰能力的發揮,相反,彼此間的相互保護相互協調做得遠遠不夠。
中國機甲戰車部隊,拚死抵抗,才將整個戰場局勢,維持在一種簡單的平衡狀態。
處於機甲戰車部隊中央的徐巍,並沒有急於出手,他躲在機甲戰車內,仔細觀察美國人機器人部隊的作戰方式。他知道,如果就這樣拚消耗,自己的機甲戰車部隊,並不能支持多久。自己隻有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美國人機器人部隊的破綻,才能扭轉劣勢,挽大廈將傾於即倒。
很快,徐巍就發現,自己的機甲戰車部隊如果強化相互之間的保護和協防,能夠極大限度地降低損毀率,同時,他還發現一個最為奇特的現象,就是由六個機器人組成的作戰分隊,如果其中的負責指揮協調的首領機器人被擊毀後,這個機器人作戰分隊,就會群龍無首處於停擺狀態。
而且,這個首領機器人的裝備和其他的機器人有最為顯著的區分就在於,這個首領級機器人攜帶的是兩種武器,這和其他的隻攜帶一種攻擊武器的普通機器人有著明顯的區別。
徐巍第一時間向所有的機甲戰車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
三個機甲戰車組成一個作戰單位,專門對攜帶者兩種攻擊武器的美軍機器人實施攻擊。
接到命令後,所欲的機甲戰車立刻三人為一組,組成作戰單位,相互協調相互協防,在實施攻擊時不忘記防守,而且,這個作戰分隊專門挑選攜帶兩種作戰武器的美軍機器人進行攻擊。
作戰方式的及時調整,很快就在戰場上受到了效果。
在減少本方作戰裝備和人員損傷的同時,失去首領級機器人指揮的美軍機器人戰鬥編隊,散落在戰場,成為毫無威脅的擺設。
危險的局勢,短時間內得到了緩解。
正在這時,從其他各個城區趕來增援的21集團軍的其他部隊,利用這個當口,開始對日本軍隊實施反攻擊了。
徐巍看到增援的部隊跟上後,命令自己的機甲戰車將他們中的防空作戰部隊留下,負責整個機甲戰車部隊的防空任務。在日美戰機很長時間不敢光顧戰場的時候,徐巍最擔心的就是美國人的機械昆蟲在這個時候,突然加入團戰,給自己的機甲戰車部隊造成致命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