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節:我長得很可笑嗎(1 / 2)

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日本人終於想到了動用遠程打擊火力,對整個陣地,實施覆蓋式打擊的辦法。

這個命令,雖說聽起來有些殘忍,執行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與其讓中國軍隊突破防線後對潰退的日本軍人實施屠殺,還不如把這些即將死亡的士兵,來一個廢物利用,讓他們在臨死之前發揮一下最後的餘熱,做出最後的一點點貢獻。

鋪天蓋地的炮彈落下時,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已經占領了日本人第三道防線的絕大部分陣地。正準備實施突破,對潰逃的日本守軍實施圍殲式突擊。

沒想到,日本守軍最高長官,居然在這個危急時刻,想到了這個玉石俱焚的辦法。這個辦法雖說殘酷了點,但是,在當前的這種情勢下,卻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辦法。

日本士兵的屍體在空中翻飛,徐巍的機甲戰車,也在一輛輛地倒下。

看著自己的士兵,一個個光榮地倒下,徐巍的心在滴血。

他沒有命令自己的部隊官兵緊急撤退,相反,他對部隊下達了加速前進的命令。既然都是死,還不如死在進攻的道路上,向前死是士兵的榮耀和使命,向後死是軍人的一種恥辱。

出乎預料的是,當徐巍的機甲戰車師剩餘的一百多輛機甲戰車,向前突破之後,前麵的炮彈盡然變得稀薄了,相反,身後落下的炮彈愈發的猛烈了。

失去了戰場情報支持的日本炮兵,本能地預測中國軍隊在如此猛烈的炮火攻擊之下,隻能選擇退卻這一條路。

他們低估了徐巍這支部隊的犧牲精神。他們不知道,自己麵對的是一支抱著必死之心的鐵血軍隊。

日本炮兵出現了判斷失誤。

日本司令部官員也犯了相同的錯誤。

在錯誤地估計戰場形勢的情況之下,日本司令部急不可耐地命令後續支援部隊,加快行軍速度,盡快奪取和接管被中國軍隊占領的陣地。

沒想到,日本的救援部隊和徐巍帶領的機甲戰車部隊,在距離日軍第三道防線後方十五公裏的地方迎頭相撞。

殺紅了眼的機甲戰車師官兵,不等徐巍的命令,蜂擁著衝入了日本救援部隊群中,各種輕重武器同時開火,向陷入混亂的日本軍隊,展開了瘋狂的進攻。

徐巍發現,自己的這支精神處於高度亢奮的機甲戰車部隊,在衝入敵陣時,他這個最高指揮官,對自己的部下,已經失去了控製。

人,在死亡臨近之前,很難保持理性。現在,自己的這支機甲部隊上下官兵,正被這種絕望的情緒刺激得極度的瘋狂,整個部隊,被這種瘋狂的情緒籠罩著,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軍令和紀律,在他們眼中,已經變得微乎其微不再重要了。這絕對不是什麼好的信號。

徐巍在跟著隊伍衝入日本軍隊群中時,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擊退日本救援部隊之後,要對官兵們這種不良的思想情緒進行糾正。

抱著必死之心不等於主動求死!

激烈的戰鬥還在繼續。

雖說對日本人的殺傷巨大,但是,部隊上下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出現了一些無謂的傷亡。明明可以用自身攜帶的各種武器解決戰鬥的,這些被個人情緒控製的戰士們,偏偏舍近求遠,丟易取難,采取U2在戰鬥中常用的辦法,用把日本人的坦克和裝甲車當玩具的扔石頭的辦法去殺傷日軍。

這種殺敵方法最大的隱患在於耗能極大。自己的這群機甲戰車部隊的官兵並不知道,他們所駕駛的機甲戰車和U2所駕駛的機甲戰車最大的區別不在於體型上的差距,而是U2所配置的內部能量電池,所能提供能量,是他們的三四倍。

U2可以這樣玩,他們不能這樣。

徐巍一再通過電台向各個機甲戰車發出提醒,提出警告,收效甚微。

相反,長期以來一直采取投擲方式殺敵的U2,這一次變得很乖巧,拋棄了自己常用的殺敵方式,而是一板一眼地扣動扳機,向日本軍隊士兵發射激光炮和重機槍子彈,偶爾的,他也會射出火箭彈和坦克,對日本人的裝甲目標實施打擊。

混亂的日本救援部隊,麵對一班瘋狂的中國軍隊的進攻,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黎明時分,當日本救援部隊不得不在初升的朝陽的照射下,拚命後撤時,令他們感到驚奇的是,這一次,中國人的機甲戰車部隊,居然沒有乘勝追擊,對他們實施圍剿式屠殺。

心虛的他們哪裏知道,隻要他們在支撐一下,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他們。

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所剩的百十輛戰車,能夠繼續戰鬥的機甲戰車不足十餘輛了。其餘的機甲戰車,都已經接近能量枯竭的邊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