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節:和人開了大玩笑的曆史(1 / 2)

雙方的炮兵,對對方的坦克和裝甲衝擊方陣,發射了數以千噸的炮彈。雖說發射炮彈的數量和密度基本相同,但是,打擊效果卻有很大的差別。

缺少空中衛星定位係統的支持,但是,太空空間站和月球基地以及眾多的小型間諜衛星構成的新的北鬥導航係統,為112師的火炮攻擊,特別是對移動目標,能夠在每隔三到五分鍾的時間內,對移動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和修訂目標坐標方位,這為裝備了電子自動目標校準係統的火炮攻擊,提供了精確打擊目標。

依靠這種信息優勢,112師的火炮攻擊,更具有殺傷力。

同時,麵對俄羅斯軍隊密集的火炮攻擊,MBA—FK野戰低空防空戰車上的激光武器,通過對來襲炮彈彈道的精確計算,優先鎖定最具威脅性的來襲炮彈,予以摧毀。這就極大地提高了坦克和戰車在炮彈攻擊下的戰場生存能力。

在內蒙古茫茫草原上,雙方的戰鬥一直在一種高強度的對抗中進行。

和徐巍當初設想的情況一樣,這支進攻的俄羅斯部隊,在這次突擊行動中,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戰鬥欲望和戰鬥意誌,同時,將各種武器攻擊的聯合打擊,整合的極其嚴密。

隻是,這支俄羅斯軍隊,遇到的是中國戰鬥力最強的38集團軍的拳頭部隊,112師,這是一隻有著光榮曆史的部隊,在抗日戰場上,解放戰爭中,朝鮮戰場上,他們取得的驕人戰績,是這支部隊百戰百勝的底氣。

在這個部隊中,不存在失敗二字,即使是死亡,他們也會死在衝鋒的道路上。

在炮火中生存下來的坦克和戰車的正麵衝擊,即將開始。

俄羅斯軍隊的炮火支援力度,漸漸熹微,中國炮兵的炮火打擊,開始向後延伸了,這一次,他們的攻擊目標,已經轉變為俄羅斯軍隊的炮兵部隊。

從火炮攻擊距離上看,俄羅斯軍隊炮兵的攻擊距離,和中國炮兵的攻擊距離有著明顯的差距。雖說中國炮兵的火炮,曾經是俄羅斯火炮的仿製品。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中國炮兵的武器製造,就已經擺脫了這種單純模仿在俄羅斯炮兵身後亦步亦趨的追趕態勢,而是另辟蹊徑,在製造業有了長足發展和趕超的基礎上,中國兵工企業,先後研製出一批口徑和攻擊距離遠遠超出俄羅斯炮兵的製式裝備。

這批高性能新型火炮,在這場炮戰中,充分發威了。

讓俄羅斯炮兵部隊感到鬱悶的是,在受到中國炮兵遠程攻擊的時候,自己的炮彈,卻難以落到中國炮兵的頭上。這種單方麵被動挨打的局麵,很快就在戰場上出現了兩個結局不同的效果。

在俄羅斯炮兵,四處逃避著中國炮兵的炮彈攻擊,不成建製地大潰敗時,雙方的坦克集群,開始了麵對麵得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