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礎後,徐漢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步行動。引進新的訓練方式。
徐漢把自己從中國國國防大學學到的戰爭知識和訓練方式,結合巴基斯坦人的性格特點和身體條件,進行了改良。
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更有利於武器先進的一方施展自己的戰爭手段,展示自己的戰爭實力。處於弱勢的一方,要能夠充分利用地理和環境,消減對方的戰爭技術上的強勢,把不對稱作戰,轉換成局部對稱的戰爭模式,隻有這樣,才能積小勝為大勝!
駐地附近的部隊,這一段時間很納悶?好好的和平生活不過,徐漢他們營每天嚇折騰個啥?!研究山地突襲作戰什麼的幹啥?!
對於同行的譏諷,手下士兵的怨恨,徐漢當做耳旁風。
慈不帶兵!
對於這一點,徐漢通過自己的言行,很快讓手下的士兵們深刻認知到這一點。政府工作需要懷柔,軍隊管理則更需要鐵腕!
徐漢那邊忙得不亦樂乎,徐巍這裏也沒有閑著。連隊士兵,經過一段時間的**,在部隊年度中期考核時,全部達到合格標準。這是這支連隊,幾年以來的最好成績。
許多人以為,有了這個成績做資本,接下來的訓練,會輕鬆一些。沒想到,徐巍的訓練手段更加‘殘酷’了。按照徐巍的說法,他們這些兵,離自己心目中的標準還差得遠!
艱苦的訓練伴隨而來的,是連隊士兵的大麵積傷痛式減員。上級有關部門接到一些投訴後,到連隊調查,得出的結論和基層戰士反應的情況基本吻合。徐巍的訓練強度太大,訓練的實戰性太強,許多無謂的戰損,都是因為‘不合理’的訓練造成的。
調查結果上報的團部。團長急了,照這樣下去,一個整編連隊,到訓練周期結束後,能有一半以上的戰士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老子不想當最後一個,也不想逞能當頭!”團長很快召開團黨委會議,通過口頭決議,停止徐巍的訓練科目。
看著上級傳達的決定,徐巍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什麼訓練向實戰靠攏,完全是蒙人的鬼話!在全團訓練傷亡的硬性指標麵前,所有的要求都成了空洞的口號!
美國大兵的訓練損傷率為什麼低,那是因為他們把訓練科目搬到了戰場!一場戰鬥下來,不用任何的強化訓練,美國大兵通過在生死線上走一圈,就已經把所有的戰鬥要求牢記於心了。
中國軍隊已經有接近六十年沒有聞到硝煙了,以美國士兵的訓練損傷率作比較,科學嗎?合理嗎?!
如果我們有機會長時間在戰場上磨礪戰鬥技能和培養戰鬥精神,還有必要搞什麼強化訓練嗎?!
六十年沒有聞過硝煙氣息的軍隊,和常年在戰壕和炮彈炸彈中求生的軍隊比較,誰更具備戰鬥力?!徐巍真想把自己的考慮向團長們反映。但是他沒有這樣做。
一支軍隊的戰鬥素養和戰鬥品質的養成,和這支部隊最高軍事長官的個人風格息息相關。團長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炮火硝煙不適合他。
有了這個想法後,徐巍做了一個冒險的舉動,他把自己的考慮,直接上報給了師部和集團軍司令部。這種捅天的做法,在軍隊是最犯忌諱的。徐巍這樣做,完全是抱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架勢。
與其讓自己手下的這幫戰士,在戰爭來臨時,倒在敵人的炮火和槍口之下,還不如讓自己先犧牲前途,勇闖雷區。如果說犧牲自己一個能喚醒身邊的人,甚至是所有的軍隊,能正麵戰爭,自己的犧牲絕對是值得的。
怕隻怕自己犧牲了,效果依然為零!
在焦灼的心情下等待了兩三個星期。風平浪靜,這讓徐巍愈發的惴惴不安。山雨欲來風滿樓,黎明前的平靜預示著新一場暴風雨的來臨!
徐巍的新任命下來了。
這一次,他是實打實的升官了。他被調任營部擔任副營長,具體負責軍隊的訓練工作。這是不是表示上級對自己的意見,已經有所認同?!
徐巍隻是在初始階段想了一下,真正忙碌起來後,他漸漸地把這件事情忘記了。因為新的一批新兵,即將到連隊了,他想從中間發現幾個好苗子。
原來的連隊並不是說沒有好苗子,而是因為這些好苗子,被人為的荒廢了。他們即將到了退伍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