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軍隊雖說在很多方麵師承中國軍隊,在戰場信息化投入方麵,受到國力限製,戰場信息實時化傳送,僅僅限定在師團級,在實際上,他們遠沒有達到這種吹噓的層次。
徐漢所帶領的坦克裝甲步兵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接到任何一條上級的作戰指令,哪怕是對於這次嚴重的違抗軍令的處罰也行啊!
戰場信息收集能力的嚴重缺失,隻能依靠自身的努力補救了!
派出去的幾十個觀察哨,遍布方圓數十公裏的區間內,信息在第一時間傳來!這種方式,其實從某些方麵講,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徐漢通過對信息的分析處理,在第一時間調整了部署,有針對性的對印度突前部隊的裝備情況,采取了最最致命性的攻擊手段。
突前的印度裝甲部隊,行進的速度並不快,所有的雷達以及探測儀器都開著,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
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突前部隊的行軍速度也並不敢加快!畢竟是深入到敵國的領地,小心駛得萬年船!
針對現代探測技術的反偵測演練,已經演練了多次,對於目前這支印度軍隊,徐漢對於自己手下士兵的隱藏能力,還是有一定的自信心的。
“不怕慢就怕站,隻要印度軍隊完全進入自己的包圍圈,他們的命運就隻能由我掌握了!”
徐漢靜心等待著發動進攻的最佳時機。
“呼”的一聲,負責殿後的一輛印度坦克裝甲營的裝甲車,被噴火槍噴射的濃濃火焰包圍了。燃燒著的這輛裝甲車,在綿延的山路上,亂串了十幾米後,在撞上前麵的一輛裝甲車熄火兩分鍾後,崩的一聲爆炸了……
最後一輛車趴窩在狹窄的山路上,讓走在隊伍前方的印度指揮官有些犯難了。前進吧,吉凶未卜!後退吧,好像後有伏兵!
但是,無論從哪方麵考慮,前進都不是最佳選擇!
第一時間裏,突前的印度坦克裝甲營的指揮官,采取了保守的策略,選擇了後退。
後隊變前隊,殿後的裝甲車開始原地轉頭向後開。經過連續幾次的撞擊後,原來的最後一輛現在的最前方一輛裝甲車,終於把負責殿後的那輛被擊毀燃燒的裝甲車,撞到了路邊,為後麵的坦克裝甲車隊,開通了一條撤離的道路。
緊隨其後的裝甲車,毫不猶豫的第一個衝出了車隊序列,承擔起探路的任務,前行了十幾米,轟的一聲巨響後,負責探路的印度裝甲車,在山路的拐角處,被一顆反坦克地雷炸傷了天,在空中翻飛了幾圈之後,重重的跌落在地上,摔成了一堆廢鐵!
這是怎麼了?
前行車隊中的雷達探測儀通過這段行進區間時,不是明確告知,這段路上沒有地雷嗎?怎麼有地雷爆炸呢?
印度士兵不知道,探測車上的設備沒有欺騙他們,在整個車隊前進之後,徐漢指揮的巴基斯坦軍隊才在他們的退路上,鋪上了地雷。
反地雷探測車被堵在車隊的最後麵了,一時之間趕不過來,用這些沒有任何探測設備的裝甲車前行開路,沒有人願意執行這樣一道玩命的任務。
坦克裝甲車隊,再次被堵在綿延幾公裏的山路上。
轟的一聲,在最前方的一輛裝甲車,再次被不知從何處發射過來的單兵作戰反坦克導彈擊中了,趴窩橫亙在山路上。還沒有等印度人反應過來,第二輛第三輛裝甲車接連被擊中,爆炸起火燃燒起來了。
但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連續摧毀了數十輛印度人的裝甲車之後,巴基斯坦軍隊,又沒有動靜了。
看著前麵冒著煙燃燒著的十幾輛裝甲車,還有前麵十幾輛保存完好的裝甲車,印度突擊隊的營長,似有所思。
這一次,自己真的碰上了一個真正的高手了!
按照以往慣例,在第一波次偷襲得手後,偷襲部隊會再接再厲進一步擴大戰果,但是這樣一來,後續的坦克部隊,會不顧一切的從後麵衝上來,用重型坦克撞擊被擊毀的裝甲車,從這些堆積在山路上的廢物,搶出一條血路,強行突圍出去。
但是,這個巴基斯坦軍隊指揮官偏偏不這樣做,他留下十幾輛裝甲車,橫在坦克前進方向的正前方,用這些幸存的裝甲車,牽製這支印度坦克裝甲車指揮官的抉擇,使他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人,在絕望時,爆發的力量往往是驚人的。徐漢正是要讓印度人在失望和希望中左右搖擺,下定不了決心,在恐怖中慢慢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