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一直沒有機會在戰場上檢驗實際效果,最終決定,在巴基斯坦空軍的作戰飛機上,先安裝實驗,以檢驗實際效能。沒想到,真的能行,這個信息,另美國人和印度人驚異,讓巴基斯坦軍隊高興,對中國武器研究人員也是種莫大的鼓勵!
J—14戰鬥機,利用自己的高性能發動機和相對較高的巡航和最高航速,慢慢地向印度空軍F—35戰機逼近,在相距隻有六十公裏時,所有的戰機,同時按下了發射按鈕。
夜空中,一道道猶如流星般的明亮光豔,對印度空軍戰機,發出了死亡追擊令!
轟隆,轟隆,天空中一陣陣的節日煙火般的絢麗光芒之後,巨大的爆炸聲才陸陸續續的傳導到地麵,震撼著每一個印度人的心理……
三十二架F—35戰鬥機,一下子被揍下27架,而巴基斯坦空軍戰機,無一損傷,這種驚人的戰損比,在此後的許多年,都是一個難以超越的空戰奇跡!!
失去了空中力量的印度防空網,如同被撕裂了一個巨大的口子一般,隻等著巴基斯坦空軍的戰機瘋狂湧入,輪番肆虐。
印度空軍的大潰敗,迫使駐守加爾各答市的防空導彈群,再次啟動,但是,這種舉動,顯然已經明顯滯後了。在印巴空軍戰鬥機群,在空中展開廝殺的同時,巴基斯坦空軍的JH—11戰鬥轟炸機群,已經開始對加爾各答市區內的軍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了。
防空導彈群,是所有打擊目標的首選。
印度防空導彈,連升空表現和展示一下自己超強戰鬥力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炸毀在發射架上了。所謂的開機,隻是一種事後的想像。
機場、軍需庫、雷達陣地、兵營、後勤補給中心,在沒有任何威脅的狀況下,對這些目標的打擊,比電動遊戲還簡單。
火光衝天,軍需庫裏劇烈的爆炸聲和引發的強烈震動,讓許多不明就裏的加爾各答市市民,還以為是發生了地震,但是,烈焰衝天的場景,又讓他們喪失了衝出居所,四處逃命的勇氣,躲在床底下,被窩裏,衛生間內,透過微微留出的縫隙,驚懼的市民,看著被火光映紅了的天空,第一次感知到,戰爭的殘酷,這一夜,天邊的那一團血液般的殷虹,深深的烙進每一個印度人的記憶裏。
加爾各答市被攻擊了?!
這可能嗎?!
明明是我們英勇的印度士兵,正在對達卡城實施突擊,怎麼一夜之間風雲突變,變成了巴基斯坦人對我們印度城市的打擊了呢?!
徐漢看過幾十年前的一篇網絡文章,探討利用空中力量對地方防守陣地,實施縱身打擊的新戰術,這個提法,在當年因為過於超前很少引起軍事專家的注意。無意中看到這篇文章後,對徐漢的啟發很大。
隨著空中打擊力量的飛速發展,已經為這種戰術思想提供了物資基礎。為什麼自己不大膽實踐一下呢?
正是基於這種思路,在製定雷霆風暴作戰計劃時,徐漢毫不猶豫的把空軍對敵方戰略縱深地區的遠程攻擊,作為自己作戰計劃的起始段。這個計劃正是因為過於不合常規,所以才不為自己的部下所接受。
當所有的戰報,特別是輝煌的戰果展現在作戰指揮中心的電子大屏幕上時,起初的質疑聲變成了交口稱讚聲。
徐漢並沒有被這種稱讚聲所灌醉,他保持著高度的清醒。
計劃由空中發起,最終還是要在地麵結束。他在等印度陸軍出錯。西線進擊東巴基斯坦的印度陸軍,有接近十五萬人,而自己所指揮的集團軍總兵力,不足十萬,用十萬人的部隊去圍殲十五萬人的印度軍隊,聽起來就讓人感覺到不現實,但是,真正的戰場不是簡單的數字對比就能判定輸贏勝負的。
在自己的土地上,對抗侵略者,沒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