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是話多了,就容易惹出是非,俗話說的話好,話到嘴邊兒留半句,不要圖的一時的痛快,嘴上痛快了,那就得從別的地方找回來。敖碧軒今天就是這樣,他本意是氣一氣北海龍王,哪知道沒掐好尺度,沒辦法怎麼樣呢?隻能是破財平息此事了,又捐了不少的龍木和寶物。
為了把這片兒接過去,不再這麼尷尬,敖禮趕緊找話題,把話題又拉回到了正事兒上。問五位龍王和劉清雲,他們上天奏表,是分開上表,還是大夥兒合在一起上天奏一本?
聽敖禮這麼一說,五位龍王和劉清雲相互看了看對方,東海龍王跟劉清雲說:“賢侄,此事你怎麼看,是由你單獨上本呐?還是與我們合奏一本?”
劉清雲咬了咬嘴唇,他沉吟了一下:“伯父,我看這樣吧!此事我單獨奏上一本,您幾位合奏一本。就像大哥剛才說的,我們分開奏本,首先要錯開大潮的時間,我先上天奏表,您幾位在我之後表奏,這樣也是為了顯示咱們重視此事,另一個,也是預防萬一,萬一有人阻撓,我們分開奏表,也好二次向天庭施壓,玉帝撥一次麵子,我想應該不會輕視第二次。”
東海龍王一聽,心裏直說:這劉清雲看來也越來越圓滑了,心裏想的也更遠了。嗯,不錯,這樣安排還是比較穩妥的,先有劉清雲上天奏表,即便劉清雲本章上去,玉帝有心重罪輕罰,再有我們上奏一本,玉帝也得重視起來。而且有劉清雲在前麵給玉帝提個醒也好,自己等人也省的做出頭兒的人。
要不說人老奸馬老猾呢?東海龍王比劉清雲想的更多,這時候就顯出劉清雲還不成熟了,為了龍族的事情,他走在了前麵,龍王他們卻眯在了他身後,說句不好聽的,他這就成了龍族的槍尖子了。可劉清雲覺得這次北海損失太大了,有心為龍族出麵,所以他也就沒往這方麵兒想,這就決定了,有劉清雲上第一道奏本。
眾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之後他們就開始行動,這是敖碧軒的書房,還缺少紙筆嗎?直接拿過黃紙錦緞,眾人思考了一番,就開始寫上奏天聽的本章。
這上奏天聽的本章寫出來也不容易,不但要注意措詞,還得把話說清楚了。眾人是先起草稿,寫完之後再給別人看看,看有別人有什麼意見?尤其是劉清雲,他上天奏本,這還是大閨女上花轎頭一遭,根本就不知道這奏本怎麼寫?還是在東海龍王他們的指點下寫出來的。
劉清雲自己寫了一篇奏章草稿,五位龍王合奏一本奏章,他們寫了一篇草稿,相互傳閱之後,覺得沒問題了,這才開始寫正式的奏本。奏本寫完,蓋上大印,劉清雲現在也有自己的官印了,有道是私憑文書官憑印,眾人把印蓋上,錦緞封皮,裝在玉匣內之後,這才算把正式的奏章寫完了。
做完這些完了嗎?還沒完。這上奏天聽的本章還得寫一遍,除了這上奏天聽的本章,還得寫在笏板上。什麼笏板?就是朝臣抱在懷裏的那塊寬有四指,長有一尺多的板子,這板子有玉製的,也有象牙的,因此人們都稱這為象牙笏板。
劉清雲把正式的本章寫完之後,又在象牙笏板上把這次要奏的事情寫了一遍,這才算準備完畢。又和眾人商量了一番,他們覺得沒什麼準備的事情了?這才開始做上天奏本的安排。劉清雲也有自己的朝服,可問題是這朝服並沒有帶在身上,朝服被張天師放在了墨家地,為了這次上天奏本,劉清雲告別了五位龍王回轉了墨家地。
到了墨家地之後,劉清雲也沒和別人打招呼,直接走進了一座大殿,在大殿的一座寶櫃中取出朝服,把這套行頭穿戴上走出大殿。
劉清雲本來不想驚動其他人,自己回道場換上朝服之後直接上天奏本也就行了,可還是被人發現了。刁浩靈在劉清雲走之後,他不久也出關了,刁浩靈此時正在幫華飛培植移往北海的奇花異草,他是回自己的金闕大殿取東西的,結果和劉清雲碰了個正著。
刁浩靈一看到劉清雲,當時就愣住了,自己師傅這身兒打扮,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劉清雲平時不是青衫就是白衫,穿朝服還是第一次。你看穿便裝的時候,這還沒什麼?顯得很是平易近人,可換上朝服之後就不一樣了,不有那麼一句話嗎?人穿衣服能分出個三六九等來,這話不假,此時穿上朝服的劉清雲給人一種壓力,一眾不可侵犯的威嚴。
隻見劉清雲渾身上下一身紅,大紅的朝服好似雲霞織就的一般,上鏽金色莽龍隱雲戲珠,腰懸玉帶鑲嵌百寶放毫光,袍服底部疊浪千層透瑞氣,腳下厚底雲履升紫氣氤氳透體。頭戴大紅的九龍朝天冠,兩支象翅微擺閃七彩,寶冠上三十六顆滿天星的紅絨球突突直顫,七顆寶珠映襯寶光四射。大紅的摟顎帶飄在胸前,隱見金線繡成的卷雲圖。在他的懷裏,還抱著一尺多長的象牙笏板。
看到劉清雲這身兒打扮,刁浩靈呆愣了能有三秒鍾沒說話,可開口之後卻是挨了劉清雲一把掌,這刁浩靈這張嘴也是開口沒正經的,說白了,這也是劉清雲慣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