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雲趕奔陸壓的道場,打算先把斬仙飛刀歸還陸壓。他在離扶桑樹不遠的地方落下雲光,還沒等進入陸壓到場呢?劉清雲遇到了一個熟人,這熟人是三界有名的人物,也是三界注了名的是非模子,申公豹。
說實話,劉清雲打心裏不怎麼待見這申公豹,知道他是一個是非之人,跟他說的話多了,指不定怎麼被繞進去?可即便這樣,劉清雲還是不得不應付這申公豹。因為劉清雲清楚,這申公豹心狹量窄,真要是得罪了也不好。再者一個,伸手不打笑臉人,申公豹看到劉清雲主動上來打招呼,劉清雲能不應聲嗎?
申公豹和劉清雲之間也是有不淺的牽連,兩人可以說相互都有恩惠,見了麵之後,申公豹表現的很是熱情,張口道友,閉口恩公的,把劉清雲當時弄得挺不好意思,同時心裏也很是疑惑。劉清雲之所以疑惑,是因為他知道,申公豹和陸壓之間並沒有交情,他怎麼會出現在陸壓的道場呢?
劉清雲心中疑惑,嘴上也就問出來,劉清雲這一問,申公豹可打開話匣子了,他哼了一聲:“哼----,說起這話就讓人氣憤,劉道友,你給評評理,貧道這是為誰好哇?”
劉清雲聽申公豹這麼一說,不由得就是一皺眉,心說:你有話直說就是了,繞什麼彎子呀?心裏這麼說,嘴上可沒這麼講:“嗬嗬嗬,前輩有什麼話直說就是?您這為了誰好,究竟是指誰呀?”
申公豹歎了口氣點點頭,這才把事情說了一遍。原來申公豹自從脫困北海海眼之後,他就找了個隱蔽的地方開始閉關修煉。在北海困了那麼多年,雖說遭了不少的罪,可也不是沒有好處,這些年他常年與寒潮抗爭,申公豹的道行法力精進很大,可就是有一點,他現在已經脫困,得把法力鞏固一下,換句話說,就是先適應一下。
申公豹先找了個地方閉關鞏固法力,要不說世間之事都得講個平衡呢?申公豹這次也算是得了好處,法力大進的他鞏固道行之後,頭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腦袋正過來了,以前臉衝後,現在道行上去了,已經可以靠著自己的法力把臉轉過來了,所以申公豹頭一件事是把自己的腦袋轉過來。
等申公豹把這些做完之後,申公豹也開始打算了起來。自己算是脫困了,可以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可申公豹現在又該何去何從呢?由於封神時期挑撥是非,三清聖人分別把他逐出門牆,不管是元始天尊的玉虛宮還是通天教主的碧霞宮,自己都不能去了,自己又該到哪去呢?這時候的申公豹覺得心裏空落落的,真是猶如無根的浮萍啊!
申公豹想了再三,最後一咬牙,常言說得好,此地不養爺自有養爺處,憑我申公豹的本事,難道說我還愁沒有地方存身嗎?就憑我申公豹的法力,到哪不能存身呐?難道非得在玉虛宮和碧霞宮不成。
申公豹仔細的想了一下,三清門人是做不成了,自己還能去哪裏呢?去天庭,自己不管怎麼說?在封神榜上也是有名號的人,薑子牙封了自己一個翻水將,自己可以到天庭任職。
可這想法一出現,申公豹就搖了搖腦袋,天庭三百六十五個神位,都是薑子牙斬將封神封的,換句話說,大多數都是自己送上去的,這些人恨自己恨得牙長四指,自己到天庭任職能有好嗎?
想到這裏申公豹把這一想法否了,再一想,天庭不能去還能去哪啊?去西方佛國?一想還是不成,西方佛國教義於東方不同,且釋教在封神時期也沒少出手與自己一方為敵,自己跟佛國的諸仙算不上有交情,這西方也不能去。
又否了西方的想法之後,申公豹一想,自己難道說真沒地方去了嗎?這三界六道就沒有適合自己的去處。到了最後申公豹一想,是不是自己眼光放得太高了,把目標都定在仙神上,難道我就不能放到別的修士上麵。這三界六道可不止有仙神,還有妖族,還有巫族,雖說這兩個種族比以前沒落了,可他們的根基還在,自己是不是到妖族或是巫族找出路呢?
有了這想法的申公豹心思開始活絡了,開始轉動腦筋,自己是到妖族呢?還是投奔巫族呢?仔細的分析了一下之後,申公豹就把目標對準了妖族,打算投奔妖族。申公豹之所以有這樣的打算,他也是有考慮的。頭一點,巫族自視甚高,他們肉身強大隻知有己不知有人,自己若是投奔他們,少不得受人白眼,另一個,巫族被罰至九幽之地,地處荒涼自己到那裏不是找罪受嗎?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他才決定投奔妖族的。
申公豹作出決定,他就趕奔了妖族最大的實力,此時的妖族勢力已經分崩離析,不再有以前的龐大,可即便這樣依然不可小覷,妖族的勢力多分,頭一個大勢力得說是妖族的皇族,也就是東皇太一。東皇太一是妖族的皇者,也就是以前天庭的執掌者,但自從妖族和巫族的大戰之後,使得天地大道損傷,妖族也就被逐下了天庭。東皇太一為此事是內疚不已呀!算起來當初自己是三界之主,可卻沒有守護好三界,險些使得三界毀滅,釀成塌天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