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嘴兩張皮呀!死事活人辦。要說這口才,三界之中最有名的那就得數申公豹。申公豹那張嘴巧舌如簧,說他口吐蓮花那不對,口吐蓮花是一種神通,申公豹那張嘴是有煽動性,專門的挑撥是非用的。
可這三界之中隻有申公豹口才厲害嗎?也不盡然,就拿聞仲這嘴來說吧!聞仲這張嘴也是個茬子,文曲星君嗎?賣弄的就是文采,換句話說就是文字遊戲。同樣的一句話,他能抓住空隙反過來給你解釋。
玉帝看眾位朝臣都不願說話,沒奈何,開始點名,他就點到了聞仲的身上了,聞仲這人非常正直,開始的時候他也不想說什麼?看玉帝問的急了,聞仲也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說出來是說出來了,但聞仲這說法可有講究,表麵看是讚同所有大佬聖人的想法,其實還是支持通天教主的意思。
聞仲的話說完,在場的所有人都暗中挑大拇指,玉帝心中同樣這麼想,可玉帝反過來一想,聞仲剛才說的對呀!按照聞仲的解釋,大老爺和二老爺的話不就是這解釋嗎?玉帝一手支著龍書案,他想了一下之後,認為這事隻問聞仲一人就下斷絕還不夠,還得再問兩人才行,隻有這樣才能服眾啊!
玉帝打定主意微微點頭:“嗯----,卿言之在理。不過寡人還要在問一問其他愛卿,集思廣益嗎?其他愛卿可有何想法呀?”玉帝這話說著,兩眼看向其他人,心裏直說:不用我再點名了吧!
看到玉帝掃過來的眼神,眾位仙官武將知道,不能不言語了,難道還要陛下指到自己腦袋上嘛?反正已經有了打頭的了。這時候有一人站了出來。誰呀?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出班拜倒:“陛下,關於妖族勢力重聚一事,臣玄壇有不同的看法。”趙公明被加封武財神,執掌天司財庫。同時也被加封為黑虎玄壇降魔祖師,所以他也自稱為玄壇。
看到是趙公明出列,玉帝微微點頭,這趙公明以前也是截教門下,道德高深,在封神時期,趙公明沒少給薑子牙他們帶來麻煩,定海神珠把十二上仙揍了個遍,燃燈道人那麼深的道行,被他攆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後還是散仙蕭生漕寶用落寶金錢把這寶物給收了。到後來趙公明借來妹子的金蛟剪想要把定海珠搶回來,可還沒等把寶物強回來,就被陸壓用釘頭七箭書給射死了。趙公明雖然上了封神台,但他的根基深呐!薑子牙也不敢怠慢,加封趙公明財神之職,同時也加封玄壇祖師。
趙公明在天庭也是位高權重,此時他出班發言,玉帝點點頭:“卿有何本章?隻管奏來。”玉帝聽他說有不同的看法,當時也想聽聽。
趙公明懷抱象牙護板往上施禮:“陛下,雖說三界劫難將至,但究竟何時降臨?時間不定啊!十年?百年?還是千年?這誰也拿不定。這時候重聚妖族勢力?當然了,妖族的皇者是沒有什麼想法?可妖族中這些年來也不乏有些野心勃勃之輩,若是過早的彙聚妖族勢力,這豈不是給了這些妖族羽翼豐滿的時間了嗎?到時候大劫未至,妖族卻是先行掀起是非,到時候少不得損耗三界力量剿滅,這樣一來,不但對未來的劫難無助,相反有害呀!所以說臣以為妖族勢力重聚還是往後推一推的好,不要過早的彙聚妖族勢力,免生事端。”
趙公明這麼一說,玉帝沉吟了,的確,趙公明這話說的不能說沒有道理,的確有此一憂,大老爺和二老爺擔心的不也是這一層嗎?按照趙公明的話來說,難道這事還要真的往後推嗎?玉帝想著把眼光看向了其他人,隻見下麵的眾朝臣一個個交頭接耳,不住的晃腦袋,顯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很是認可趙公明的想法。
玉帝這時候又拿不定主意了,就在這時候,有站出來幾位,他們紛紛跪倒施禮,言語之間的意思都是認可趙公明的說法。這樣一來,玉帝就更拿不定主意了,這妖族勢力重聚自己聽誰的?
而就在玉帝為難的時候,陸壓也在邊兒上看著,趙公明奏本的時候,陸壓眯著眼聽著,聽趙公明的話他就知道,這趙公明之所以這麼說,看來他對自己還是存有一個疙瘩呀!當初在封神時期,自己用釘頭七箭書把他送上封神台,他這是心有芥蒂,這時候出言阻撓,是在為難自己呀!
陸壓這麼想對嗎?一點兒都沒錯。趙公明要說對陸壓沒有怨懟之言,這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肉身成聖是什麼道行?死後封神又是什麼地位?肉身成聖長生不老閑遊三界自由自在。死後封神呢?雖說永享仙爵,同樣長生,但失去了自由受天庭所製,哪趕得上肉身成聖的自由自在呢?
正因為心裏有這層結締,趙公明對陸壓很是怨懟,這時候一聽說妖族要重聚妖族勢力,還是陸壓牽頭兒的,趙公明一開始還沒有發言,怎麼不發言呢?因為前麵有眾位大佬的法碟橫著,他不好發言。可聞仲的一番話出口之後,趙公明心裏有想法了。
趙公明心說:聞仲,你不夠意思。咱哥們兒交情鐵呀!當初為了你一句話,我不惜下了峨眉山羅浮洞,最後更是慘遭殺身之禍。我怎麼被送上封神台的你不是不知道?這陸壓現在要重聚妖族勢力,你怎麼還推一把呀?偏向著他一方。這時候玉帝問到你身上了,就衝著咱倆的交情,你應該出言阻止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