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條船載著劉禪等人經過近一個月的航行之後,來到建業,新年都已經過去了。
劉禪本來想讓諸葛喬在此和他們分別,讓他自己帶些人入城去見他的親生父母。不過他父親應該是見不到的,諸葛瑾此時應該正在隨孫權爭戰荊州。但是諸葛喬並未上岸,堅持要跟劉禪在一起,劉禪心裏不禁有些感動,最後隻得應允他同行。
他們的船一直行到曲阿港,才終於到達本次航行的終點。他們會在這裏上岸,然後南行到達丹徒的北固山,孫尚香被軟禁的甘露寺就在那座山上。不過按照原定計劃,他們到達丹徒之後,就會同韓龍和他的門客,鄧艾、吳普以及中途加入的陷陣營諸人分手。
其實鄧艾並不想離開劉禪,但是劉禪感覺他應該到外麵多多磨礪,到處去勘察地形,為將來的戰爭做好準備。
而且韓龍將會在丹徒及其以南地區以行商為名,廣泛結交山越各部以及山中隱藏的賊寇,如果發生衝突的話,鄧艾還可以一展自己的軍事才能,順便檢驗這兩年來跟石廣元學習兵法的成果。
最後鄧艾爭辯不過,隻得答應了下來。而吳普的此次同行的目的本來是為了醫治魯肅的身體的,可是現在他正在打戰找不到人,所以倒不如讓他先跟著韓龍走,然後一路打探魯肅的消息呢!
其實,劉禪請韓龍結交山越是有非常重要的戰略考慮的。山越各族本屬於秦漢之前的百越族,由於秦漢以來的民族融合,已與漢人區別不大,其中還包括部分因逃避政府賦役而入山的漢人,亦稱“山民”。
山越的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種植穀物,又“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為依托,組成武裝集團,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經常對東吳發動武裝叛變,甚至殺死住地官員,一度逼得不少地方官根本不敢去上任。
不過,他們後來還是會被諸葛喬之兄諸葛恪征服,得到的四萬壯丁全都加入軍隊,山越之患才逐漸解除。所以,劉禪這是在為將來對東吳的行動事先做準備。
韓龍的商隊的行進路線,早已經做好完整的規劃:過丹徒之後,會繼續向南到毗陵典農校尉、鬆江、吳郡、餘杭、會稽、餘姚等山越聚集地區,然後西向來到豫章郡,進行必要的補給,最後才通過五溪蠻地域回到荊州。所以至丹徒之後,韓龍、鄧艾和劉禪就要各自行動了。
韓龍下船之後,就在曲阿雇傭了上百人手,花費四五天時間才將整整三船貨物裝卸下,裝滿了百餘輛車。要是再算上車夫的話,劉禪一行人員非數量已經達到四五百人,浩浩蕩蕩向丹徒出發。
來到北固山腳下之後,劉禪這才跟韓龍分手,然後帶著諸葛喬和趙風一眾侍衛開始登山。
北固山其實並不高大,如同一塊孤單的龜殼,倒扣在了長江邊上。但是因其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因此得名。
一路上的道路其實很不好走,劉禪即使是坐在馬車上,也是感覺極為顛簸的,如同一顆綠豆掉進篩子一般,實在難受得很。
不過,由於很快就可以見到孫尚香,他心情是非常興奮,也就沒有太在意自己究竟有多麼辛苦了。
等來到北固山後峰頂上,劉禪才發現,這傳聞中的甘露寺的規模其實並不大。
廟門顯得有些低矮,被漆成了黑色的,上麵的兩個門把手已經被磨得發亮。
門扉緊閉著。白色的圍牆之內,偶爾伸出一兩支樹枝,顏色綠得可愛,稍稍讓人感覺,這裏的主人並非是個十足的拒人於千裏之外的人。
令人感覺有些奇怪的是,門口有四五個士兵在把守著。劉禪心知孫尚香被軟禁在此地八成是沒錯的了。他想要立刻就進去,卻被諸葛喬給攔住了。
諸葛喬稍微想了一下,說道:“這裏是東吳的地界,公子行事當以低調,以不泄露自己身份為根本。”
劉禪明白諸葛喬話中之意:不要隨便跟對方發生衝突。他就讓趙風前去詢問,看看這裏是否允許香客朝拜。不想,那些士兵非常蠻橫,不但不回答趙風的問題,還拿起武器要將趙風給轟走。
趙風在沒有得到劉禪動手的命令之前,隻得好言好語跟那些士兵交涉,最後雙方居然爭吵了起來。劉禪心裏本來就已經焦急,現在見到事情發展成這樣,就想要下令所有銀甲禁衛上前將那些吳兵給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