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車馬走得並不快,那馬車夫慢慢地就將馬車趕到一條頗為熱鬧的街上。此時時間已經到下午,路上的行人自然變得多起來。
大家便開始轉換話題,聊起東吳本土的風俗人情,劉禪將其中的重要處,都一一謹記在心裏,將來也許用得著也不一定。
走了一段路後,前方的道路的人流變得極為擁堵,好像有很多人都不動了似的,使得這條本來很寬的道路,根本就難以通過。
劉禪見到這麼多人覺得實在好奇,就走出車廂站在車上,往人流擁擠處看去。他發現前方五六丈之外,人群最為密集,似乎是在看熱鬧的樣子。但是劉禪的個子還是矮了些,隻是看到人最多的地方人群有些亂糟糟的,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劉禪就向車廂裏麵招招手,讓諸葛融和顧通出來看看。諸葛融本來就喜歡熱鬧,就第一個出來。諸葛融的個子隻比劉禪高出一點點而已,他自然也是看不到的。
可是他見到前方有熱鬧自然是不肯放過,便一把將顧通也給拉了出去。顧邵的年紀是三人中最大,身高也是最高,他微微一笑便向人群處看去。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顧通一雙不大的眼睛忽然睜大,然後驚呼了一聲,伸手指向人群叫道:“叔武,大事不妙!”
孫桓身形算是比較高大的,但是由於坐在馬上,高度自然比站在馬車上的劉禪低。劉禪都看不到的事情,孫桓在馬上如何看得到?孫桓見顧通沒來由的色變,便知道他不是在跟他開無聊的玩笑,連忙問他前方究竟發生了何事,讓他如此焦急。
不想,顧通立刻跳下馬車,一邊使勁撥開人流,口中一個勁地喊道:“周胤,周胤那小子被人打了……”
劉禪雖然與顧通認識隻不過大半天的時間,但是從他的行事和說話的風格來看,這絕對是個很淡然的男人。隻是他現在不知道為何會為了一個叫做“周胤”的人,而變得如此失態呢?可是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大大出乎劉禪的意料之外。
隻見一向頑劣不堪的諸葛融,臉色一下子也變得凝重起來,伸手一把推開擋在前麵的劉禪,差點將他推下車。趙風見狀,連忙跳下馬將劉禪護衛起來。然後,諸葛融二話不說便也跳下車,跟著顧通就往前麵衝去。
孫桓的表現則更誇張。他立刻拉直馬韁繩,坐騎在原地高高後立而起,嚇得周圍的人流全都四散奔逃。可是他的嘴裏猶自高聲喝喊道:“讓開,讓開,還不趕快給本都尉讓開……”
經過孫桓這一番亂來之後,前方圍堵的人群一下子就炸開了,卻也為他們三人讓開一條道路。這個孫桓決斷倒是頗為果決。
然後,劉禪便見前方居然又是一幕青年人鬥毆的景象!
隻見三個身體強壯的年輕人,正在對一個倒地的年輕人拳打腳踢的。而那個被打的青年卻隻是抱著頭,任由對方踢打,而且還不發出一絲慘叫。這樣的情況,在劉禪看來未免有些離奇了些。
但是即使如此,那些圍觀的人群,也沒有人上前阻止,全都默默地觀看著而已,更別說這時候有什麼官員出來阻止事態。
其實,劉禪大概也了解那些圍觀的人群的心態。從那幾個打架的青年的衣著來看,都顯得很華貴,分明又是一些世家豪族出身的紈絝子弟。
按照國人百姓欺軟怕硬的性格來看,他們光看熱鬧而在一旁不幸災樂禍或者叫好,已經算素質頗高的了。所以劉禪也懶得理會那些平民,可是心裏卻在暗歎,難道這這堂堂建業、東吳一國的都城之中,年輕人都是這麼地不務正業的嗎?怎麼到處都有人喜歡打架呢?
這時候,孫桓的馬首先衝到那幾個打架的世家子弟前麵,揚起馬鞭高聲喝道:“朱異,你TMD還不趕快給老子住手,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朱異?劉禪的心裏一動。難道是那個東吳名將孫桓之子,屬於吳郡四大望族之一的朱氏,後來頗為孫權所賞識的朱異?這下子好了,這些將來的名人一個個出現在自己麵前了。他卻並未想到,那個挨打的周胤家裏的名頭也許更大!
可是那三個打人的青年人此時正打得起勁,任憑孫桓在一旁高喝,居然還是不肯停下來。而且,他們似乎是故意要跟孫桓做對似的,反而將對方打得更加起勁了。因此,劉禪自然也不知道他們之中哪一個才是朱異。
孫桓見狀,立刻催動坐騎向那三人衝,手裏的馬鞭就往那三人身上抽去。有兩個人一時間躲閃不及,身上各自挨了一鞭子,立刻痛得大叫一聲,終於是肯停手不再打人了。
而就在孫桓的馬鞭抽向那第三個人的時候,那人卻已經有了反應,身形立刻移開,非常輕易地躲過孫桓的馬鞭,其武藝似乎還很高的樣子。
而且讓孫桓有些始料不及的是,那人躲過一鞭後,居然開始反擊。他忽然抬腿,一腳踹向孫桓坐騎的頭部,馬兒如何躲避得開?而且其用出的力氣甚大,馬頭立刻就偏向一邊,身子一陣傾斜,將孫桓摔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