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北上南下(1 / 2)

劉禪命普魯幫鄧艾安撫好荊山蠻族的人民之後,時間已經又過去兩天。其實他還是有對蠻族有些不太放心,所以準備一到荊州之後,立刻派出幾員幹吏進駐荊山蠻族,否則後麵隻怕是不太妥當。

其實,這不能怪劉禪生性多疑、不能相信別人,而是因為這條通道對荊州軍而言,實在太過重要了。

不過,劉禪再度麵臨一個選擇。

如今他們已經來到荊山中部地區,從這裏就可以直接取道北上到達襄陽,距離也就在二百裏之間,然後過襄江去見關羽。

他也可以繼續沿荊山前進,然後南下當陽,進入江陵城,將荊州內部的隱患搞定之後,再北上樊城去見關羽。

但是有一點絕對是無疑地,那就是他絕對不能再在荊山耽擱下去,所以繼續修建山寨的事情,隻能全權交給鄧艾去辦,他是要先行一步的。

於是,劉禪就將鄧艾在成都做的那份策略報告的原文,拿出來重新讀了一遍。他發現,鄧艾報告的前麵論述沿途的地形的部分,跟他這一路上走來的實際情況比對起來,其實還是有不少錯漏之處的。

他心裏暗歎,地理這東西即使親自考察後都會出現錯誤,何況鄧艾以前並未真正走過秦嶺、大巴山呢!

不過接下來的東西,才是這份報告的精髓之所在了——為關羽戰敗後準備的策略。

看著裏麵的文字,劉禪有些皺起眉頭,是先去見關羽,將出使的任務完成,還是先下江陵?苦思一天之後,他竟是委決不下。

其實劉禪並非是個優柔寡斷之人,其果斷采用鄧艾毒計設計蘇魯圖和該科就是明證。他現在之所以猶疑,顯然是其中涉及極其複雜的關係。

比如說,他已經被人參奏玩忽與山水,而不顧出使荊州的時間;再比如關羽,他是個高傲的人,劉禪遲遲未將劉備的褒獎送達,一定已經讓他感覺不滿。如今劉禪再南下江陵,那分明有在藐視他關羽之嫌,到時候不知道要惹出多大的風波了!

一想到那個身高九尺,威武得如同神明一般的二叔,劉禪心裏不由得一顫,忍不住打了個冷戰。他想象不出,自己在關羽那雙淩厲到極致的風目之下,究竟能夠頂得住幾秒鍾而不腿軟,更別說他對自己的一聲猛喝了!

總之,在劉禪看來,象關羽這樣的人,自己是絕對招惹不得的。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劉禪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直接北上不就好了嗎?問題是,攘外之前如果不先安內,那就如同一個男人出遠門,卻將自己貌比貂蟬、性格堪比潘金蓮的妻子交給潘安照顧,想要不出事都難!而江陵就如同是那個妻子,南郡就是丈夫,它是南郡的根本,一旦出現事故的話,那什麼荊州的地盤,什麼關羽的北伐,一切就都免談了。

其實,這並非是劉禪獨有的苦惱。後世曆朝曆代的當權者幾乎都在麵臨著,是否應該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苦惱抉擇。但是出於穩妥的考慮,他們往往會采用這種策略,於是,不知不覺之中便落了個不知“民族大義”的口實。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曆史的悲哀。

劉禪歎了口氣,他出發之前隻是憑著一腔熱血,卻完全想不到這一路上居然要曆經這許多複雜的事情!

他轉身看向窗外,外麵已經滿是暮色。

一輪月牙垂掛在半空。另一邊,太陽卻並未完全落山,留下一個淡淡的、圓圓的痕跡,如同是另一個掛在天空的明月似的。

這時候,趙風在門外輕輕地敲了幾下門,告訴劉禪現在已經快過用餐的時間,是否需要用膳。劉禪吃飯一向很準時,但是他現在哪裏有胃口吃東西?

他便吩咐趙風道:“告訴廚房,將飯菜放到花園的涼亭,你再派人去把諸葛喬和鄧艾兩人一起找來。他們兩人還在張羅蠻族的事務,現在應該也還沒有吃飯。”趙風立刻應命而去。

等到諸葛喬與鄧艾來到花園的時候,發現劉禪端坐在涼亭裏麵等著他們,身前的石桌上擺著三菜一湯和三副碗筷。

世子就吃這些東西,看起來確實有些奇怪。其實自劉禪八歲之後,他自己定的在家裏飲食的標準配備就是這樣的,後來便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劉禪也同時發現他們兩人,招招手讓他們趕快過去。兩人向劉禪施禮後,各自坐下。

三人常年粘在一起,在成都的時候更是幾乎天天在一起吃飯,所以大家也都並不拘束。三人隻用了一會兒就已經將飯菜消滅掉,卻是劉禪的速度最快,諸葛喬次之,鄧艾反而是最慢的。

這樣的結果也許會讓外人感覺驚奇,但是這麼久以來,三人的速度大抵就是如此的。鄧艾雖然為人冷漠、處事果決,但是唯獨在吃飯一途上麵卻是喜歡細嚼慢咽。劉禪一度猜測,這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受苦,所以現在吃起飯來喜歡慢慢地品嚐個中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