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逼反周承(1 / 2)

關興回到水寨之後,獨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他開始檢討今天的這場戰鬥了。

其實,大凡兩軍正麵堆壘,一開始都會首先進行小規模的試探,在了解到對方的實力狀況之後,才會持續往戰場投入兵力。

比如枝江大營那邊,雙方之間開始的時候都打得比較謹慎。石廣元和廖化兩人指揮軍隊試探了對方至少六七天時間,才敢開始發動猛攻。

而關興這邊的戰爭規模隻有枝江縣那邊的六分之一,當然不必互相試探那麼久。就是關興想要這樣試探,全琮也不可能配合的。

所以,關興今天立刻就發動大戰,也不是沒有成效的,至少給了來勢洶洶的全琮軍一個很大的震懾,讓全琮不敢輕舉妄動了。

但是今天的這場大戰,雙方的損失可謂很重。那麼接下來雙方之間,在對方未露出致命弱點的時候,是不可能再繼續發動這樣的大戰的。那麼也就是說,雙方接下來就是發動小規模的接觸戰,對對方進行試探了。

這場戰鬥的順序,似乎被他們給打得有些顛倒了過來。從關興這邊看來,這樣的情況似乎是對他有利的。

全琮回去之後,也在思考今天的作戰,他的心思確實跟關興差不多,決定接下來還是先試探一下敵軍,讓他們的弱點暴露出來再說。

但是全琮當然也考慮到自己這樣做的優勢。那就是他可以在了解關興軍的同時,坐等甘寧的援軍來到。到時候關興軍即使在自己這麵不暴露弱點,他依然可以以兩麵夾擊將之擊敗。

各人有各人的算計,全都在自己一方的利益得失之間進行取舍。這便是兵法中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而在當天的夜裏,孫權的大營裏麵忽然就收到了周承的抗辯書,表示自己堅決不能夠將自己的所部人馬,加入甘寧這個殺兄仇人的麾下聽用。

孫權先是一愣,然後臉色頓時變得鐵青了。

當時孫權在與張昭、闞澤兩人一起謀劃出擊長湖水寨的時候,孫權之所以想到要讓周承加入甘寧麾下的原因有兩點:

一、周承的船隊一直徘徊在長湖的出口附近,想要伺機奪回他們的水寨,乃是距離長湖水寨最近的吳軍戰鬥部隊。

二、周承當時來向孫權告狀的時候,出乎意料地表現得很通情達理。所以孫權以為周承這次也能夠以國家為重,學淩統那樣可以放下對甘寧的仇恨,幫助甘寧打贏這一場仗。

而且,當時在張昭和闞澤兩人出去之後,孫權為了穩妥起見,親自提筆給周承寫了一封安撫的書信。

孫權的考慮也算是比較周全的了。而且以他的主公之尊,親自給一個校尉寫親筆信,做到這份上實在不易。

但是隨著周承的這封表的送達,孫權知道自己的一番苦心是失敗了,生氣也是在所難免的。

孫權看了看堂下站立的淩統,心裏更是感歎他的通情達理,這樣的好將軍才能夠成為國家的柱石啊!

孫權就吩咐淩統上前,將周承的抗辯書給他看。淩統看過之後,雙目之中凶光一閃,也不知道心思如何。

孫權便問淩統道:“公績,你對周承此時如何看待?”

淩統心裏不由得有些尷尬,他私心當然是支持周承的做法的。但是這樣的話,是絕對不能夠用來回複主公的。

淩統便麵現為難之色道:“周承校尉其情可憫,但是此事事關國家大事,他隻怕還是要忍讓一下的。”

孫權很滿意淩統的回複,道:“還是公績通情達理!但是,問題是周承既然上書抗辯,孤應該如何處置?”

淩統想不到孫權會向他問計。他心裏一動,就知道主公現在對張昭和闞澤兩人有所不滿了。這兩人明知道周承與甘寧有仇,卻還是無動於衷地讚同自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