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這個代理的大都督在離開湘潭的時候,就向徐盛做好了交代了:無論他此次回到秣陵的結果如何,湘潭這邊的軍隊,直到秣陵有新的命令傳來,否則絕對不準再出動軍隊與張飛的軍隊交戰了。
陸遜自從張飛的軍隊到來之後,確實極少有出擊與張飛交戰的情況。而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是得到了呂蒙的支持的。所以,三軍上下自然不敢有人出來反對的了。
而陸遜這樣的做法,其實還是比較有效的。
因為現在正是盛夏,城外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遮擋烈日的,在那裏下寨實在是非常炎熱的,取水也會出現困難。
江東軍雖然也在城外下寨了,但是一則靠近城牆,二則他們可以讓士卒在城裏和城外進行輪防。所以,士卒們的生活其實還算勉強可以過得下去。
所以,張飛的大軍在城外下寨了不到十天之後,就因為忍耐不了炙熱,不少人出現了中暑的症狀。參軍黃權和鄧艾兩人見到事情已經不可為了,同時來見張飛,請他暫時退軍。
張飛起先當然是不會答應的。因為他還以為,呂蒙現在還躲藏在城內養病,不殺呂蒙是心裏的恨意就絕對難消的。
但是在黃權和鄧艾勸說了幾天之後,加上張飛自己確實也難以忍受這暑熱了,想起來世子不斷給他寫信,信內的內容大多是大同小異,都在強調此時荊州南部不止是熱,而是濕熱,這樣的天氣根本不是打仗的時候,讓他多多注意士卒們的身體健康。
想到這些,張飛暗歎劉禪確實有先見之明。
軍隊中的醫師們,也紛紛向張飛抗議:因為他張飛主將的一意孤行,士卒們開始出現大麵積的中暑症狀。再過些日子,隻怕會有大範圍疾病爆發的危險的!
事情到了這樣的地步,張飛就不可能再固執己見了。他隻好暫時起寨撤退,撤退到了湘鄉去了。
但是,張飛的退軍確實是暫時的。他進入湘鄉之後,便幾乎是每天都要派人到湘潭去罵戰的。張飛老早就決定了,隻要江東軍敢出擊一次,他就要與他們幹上一次。
隨著張飛軍隊罵戰次數是越來越多,罵的話是越來越難聽了。加上如今是盛夏時節,人的情緒也容易變得暴躁,所以很多軍中的將軍紛紛向徐盛請命,讓他們帶人出去跟江州軍大上一仗,讓那些混蛋見識一下他們江東軍的厲害!
但是,徐盛麵對這樣的群情洶湧,卻表現得非常淡定,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每次諸將前來請命,徐盛是從來不會答應的,並且一再重申,這個禁止的命令,乃是代理大都督陸遜臨走的時候,交代給自己的,說無論任何一定不能夠允許任何人出擊的。
諸將聞言,心裏不由得惱怒異常,但是一時間也是敢怒不敢言了。但是,隨著後來請命次數的增多,大家的不滿幾乎要接近爆發的臨界點了。有些將領實在是忍不住了,居然當著徐盛的麵就對陸遜表達了強烈的不滿,更有甚者,居然就對陸遜開罵了。
但是徐盛的表現也很奇怪,居然並未治罪那些無禮之輩,反倒是更加賣力地安撫那些人,讓他們不要這樣激動,一切都要等到陸遜被主公任命為正式的三軍大都督之後再說。
徐盛的這些話雖然自己說得很淡然,但是卻是無異於火上澆油了。因為諸將現在心裏無不認定,陸遜這個白麵書生一無是處,隻會龜縮避戰而已,根本就沒有什麼真的本事。
如今聽說陸遜居然是去秣陵,接受大都督的任命的,諸將終於是爆發了。他們知道,他們是絕對不能夠接受這樣毫無膽略之輩,出任領導他們的大都督之位的。
於是,前線諸將前所未有地團結行動了起來。他們紛紛向秣陵上書,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主公孫權的手裏,內容無一不是質疑陸遜的能力和膽略的。
孫權看過之後,夏天雖然炎熱,但是他的心裏卻是拔涼冰涼的。這也是為什麼,孫權在聽取了孫靜的意見,下定決心要正式任命陸遜後,還要隔了兩天時間才發布任命書的原因了。因為,孫權又用了兩天的時間,再做了一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