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苞軍、鄧艾軍在劉陽城與陸遜大戰的這段時間裏麵,時間不知不覺地已經進入了秋季。
天氣變得更加晴朗了,已經快要到了這一年收獲的季節,根據往年的情況,大概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菽麥就可以成熟了。
同時,這也就意味著,蜀漢和東吳發生在荊州的這場大戰的時限,也差不多是到達了。孫權這樣認為,劉禪這邊也是這樣認為的,至於成都方麵,當然也是這樣的。
畢竟,戰爭是要消耗大量物資和財力的。而且,也不能夠不防備曹魏接下來會在秋收之後,對荊州展開新的進攻。
孫權方麵也感覺,自己所發動的這場荊州大戰,實在是有些太過愚蠢了些。而且,己方軍隊的損失也實在是太大了,在南郡損失以及在荊州南部的損失,幾乎要傷及江東的筋骨了。所以,孫權除了一手進行備戰之外,一手也準備挑選人手,前去與劉禪和張飛談判了。
當然,關心這場荊州南部的大戰的人,遠非是當事人雙方。曹魏的人也一直都在緊密地搜集著,所有的關於戰爭的一切消息。
曹魏方麵絕對是想不到的,劉禪居然能夠率領軍隊,將已經被重重包圍的江陵城給解圍,而且還重創了江東軍。然後,張飛的江州軍出現了,他們與荊州軍一起,將江東軍驅趕到了荊州的南部地區。
而且,從現在的形勢來看,戰事也變得是越來越激烈了。
應該說,原本孫權敢發兵進攻荊州,本來就是與曹魏有密約的。曹魏方麵當然也非常樂意看到,荊州軍與江東軍拚個你死我活的。
甚至到了後麵,曹魏方麵出動的二十萬大軍,居然沒有圍剿關羽的荊州軍數萬人馬之後,對於嚴密的襄陽城防線也變得無可奈何的時候,也就更加願意隔山觀虎鬥,坐視荊州軍與江東軍雙方的死磕。
以曹魏方麵看來,無論是荊州軍或者江東軍,都是屬於自己的敵人。無論將來誰會獲勝,實力都會受到削弱,自然是一個對曹魏有力的情況。所以,曹丕當時才會非常安心地選擇了在南陽郡按兵不動。
這也給了劉禪一個極好的契機,隻要在襄陽城留下一半人馬,關羽就可以安心回師江陵城了。不過,悲催的是關羽居然中計戰死沙場,也給了劉禪展示才能的契機,更給了他這個十四歲的少年人,統帥起了全部荊州大軍的機會。應該說,劉禪在某些方麵還應該感激曹丕。
隨著荊州大戰的展開,曹魏坐山觀虎鬥的興趣,似乎也在發生著些微的變化。
本來,他們預計以荊州軍和江州軍的實力而言,最多隻能夠做到將江東軍驅逐出荊州地界而已。但是隨著蜀漢的軍隊,不斷在各個小戰場上麵蠶食江東軍人馬,曹魏方麵赫然發現,蜀漢已經幾乎把原呂蒙統帥的三四萬大軍消滅殆盡。再加上各地趕過來的援軍的損失,再加進去的話,則江東軍的損失更大。
但是,即使如此,江東軍的實力仍然是不容小覷的。在趨利的心態之下,曹魏這時候還是依然非常樂意於保持旁觀的姿態,並沒有任何打算想要從南陽郡出兵,進攻襄陽和襄水一線。
所以,為了讓蜀漢和東吳兩方繼續打下去,曹丕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本來早在南陽郡的時候,朝內就已經在秘密準備接受漢獻帝禪讓的事情了。而這方麵,司馬懿借由南陽郡的戰爭要挾了賈詡,想要與賈詡一起充當急先鋒,逼迫漢獻帝禪位,為自己博得更好的政治資本。
但是賈詡老奸巨猾,他深知自己在青史上麵,將來的名聲已經是要遺臭萬年的了,不想再在上麵增添一條逼迫天子退位的惡名了。加上他的年紀已經七十歲了,對權力的欲望,當然沒有司馬懿那樣強烈,所以他並不太熱衷於此事。
所以,賈詡便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一個人,原尚書令、如今的禦史大夫華歆,以及華歆的知交陳群。華歆這個老家夥名聲太大,由他出麵,聯合陳群一起,足以壓得住局麵了。
於是,賈詡便首先秘密鼓動了華歆,華歆明麵上是一代名士,美譽加上,但是其實骨子裏麵都是男盜女娼。他居然非常高興地接受了賈詡的提議,甚至還向賈詡暗示,可以借助鬼神圖讖的學說來逼迫天子禪位。
自東漢以來,圖讖之流的學問,儼然成為了一般文人學士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危害性也是極大的。當時的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進行各種占卜問卦,不僅孫權幹過,就是劉備這樣的現實的人也幹過的。所以,若是要進行“變天”的話,采用鬼神圖讖之說掩蓋輿論,確實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