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百折不撓(1 / 2)

這時候,孫皎忽然想到了一個人:徐盛。這個人現在若是在海昏,絕對是一個最好的幫手的。

可是徐盛現在已經回去秣陵了。也許徐盛是真的感覺傷心了吧。他最終的誌向,就在於江東軍的三軍大都督那個職位,可是無論任何都落不到他的頭上。然後,他就主動請命北上,到濡須口去幫助朱治了。

孫皎現在就是想要征調徐盛,也都已經來不及了。

但是,孫皎也跟著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陸遜。

孫皎其實也聽說了陸遜在與蜀漢的軍隊作戰時候的一係列表現。他其實已經發現了一點,陸遜絕對是有著出類拔萃的軍事才能的。

但是問題就在於,陸遜可能是因為太過年輕了,曆練還並不充分,所以表現得太過躁進和急功近利。他沒有在內部處理好與各個統兵的將軍的關係之前,就很草率地繼續與蜀漢的軍隊展開了戰爭。

結果呢,陸遜的一係列軍事敗北,造成了將軍們的離心離德。最終,他不可能不被向步騭那樣的政治鬥爭的老手給扳倒的。

想到這裏,孫皎心裏一動,便艱難地從榻上坐了起來。他看向旁邊的桌案,想要提筆給孫權寫一封信,內容是將陸遜給保下來。因為他心裏已經隱隱地有種感覺,自己的大限隻怕是不遠了。

那麼,孫皎感覺自己一旦去世了的話,江東軍將會麵臨一個一貫的難題,又要甄選出一個新的三軍大都督了。

從如今的形勢來看,徐盛是個非常有利的人選。但是他經過諸番挫折之後,心誌是否還能夠如同往昔一樣堅強呢?

然後,孫皎心目中的第二個人選,赫然就是諸葛瑾先生了。這位好好先生名聲很好,打仗也有一手,與蜀漢的交情又是不錯的。不過,諸葛瑾與蜀漢間明顯是個主和派。到時候隻怕很難得到張昭他們的信任的。

第三個人選,孫皎心裏雖然是承認的,但是別人就不一樣了,那就是陸遜了。

陸遜先前已經得罪了太多人了,就連顧邵這樣的知書達理之人,最終也與步騭聯合了起來。然後就是朱然,他是孫權身邊的絕對紅人,結果也沒有支持陸遜。張昭他們,本來就不太同意陸遜出任大都督之位的。步騭則直接就設計,把陸遜給扳倒了。

於是,陸遜似乎把朝野裏麵的大部分權勢人物都給得罪了。那麼,他們在扳倒了陸遜之後,當然是不可能再讓陸遜重新登上三軍大都督之位的。否則,接下來倒黴的可就是他們自己了。

孫皎忍不住歎了口氣,權力的鬥爭,真的是太過煩人了。他那想要保住陸遜,並且建議孫權在自己死後,重新啟用陸遜出任大都督的心思,此時也就就此打住了,因為這是個不可能實現的想法。

而且,一旦孫皎的這個想法,被朝野的大臣們得知了的話,絕對又要掀起不知道多大的風浪了。到時候,陸遜隻怕會死的更快的。

但是孫皎的心裏一動,腦子裏麵忽然就浮現出來了一個想法了。他孫皎在天下間雖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在江東的話,隻要在地上踩一腳,江東的地皮那都是要震動幾下的。

孫皎這個人跟孫權完全不同,這是個並不好色的人。不過,他最喜歡與人交遊,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江湖遊俠,都能夠跟他相處得很好的。人緣就是影響力,孫皎決定在這個時候,動用一下自己的影響力了。

於是,孫皎立刻從榻上下來,又咳嗽了兩聲之後,便一口氣寫成了幾封信,全部都發給了他的家人,以及在江東境內結交的一些江湖朋友。

孫皎當然不可能是要請他的拿下朋友們,去監牢裏麵劫獄,那樣的話,陸遜這輩子可真的就完蛋了。

其實,陸氏乃是江東的大族,並列四大豪族之一,聲勢非常大。否則的話,孫權也不可能把孫策的女兒許配給陸遜為妻了。從孫氏的郡主們的出嫁來看,不是名門就是豪族,總是帶著聯姻以鞏固政權的性質的。

所以,陸遜有著這樣的強勢背景,陸氏一門想要保住陸遜的命的話,應該還是可以辦到的。所以,孫皎根本就沒有請人去劫獄的必要了。

孫皎其實是想要請他的那些朋友,到處幫助陸遜活動一下,他們之中可是有不少手眼通天的人物。在他們的幫助之下,看能不能盡早讓陸遜脫出牢籠。

秣陵,隨著秋季的即將到達了尾聲,天氣已經逐漸轉涼。清冷的月光透過不大的窗口,照射在宗正府的監獄的地麵山。地麵顯得頗為潮濕,使得地麵上看起來都有些變成了黑色的了。

宗正,朝廷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勳貴等有關事務之官。宗室親貴有罪要先請,即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報皇帝,而後便可得到從輕處置。

但是孫氏並不能夠算是皇族,雖然設立了宗正府,但是其實並未任命宗正,隻是設立了一些相應的屬官在處理有關孫氏族人的事務而已。

陸遜乃是孫策的女婿,他既然犯事了,當然就要先交給宗正府議處了。

此時,陸遜就端坐在監牢內的一間潮濕的牢房裏麵。裏麵的光線很黑暗,隻有從窗口照射進來的月光,為他提供了不多的一點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