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禪是足夠聰明的人。他從中也得到了啟發,並且將之推廣到了成都裏麵,各方勢力之間的競爭。他發現官員們確實也在各自選擇站隊的陣營,而且還大多數都是以自己來自的地域進行站隊的。於是,便發生了有大量出身益州的官員,以及劉璋時代留下的官員支持法正,而荊州過來的官員大多支持諸葛亮,劉備的原先創業時候帶出來的那些老將,又自己團結在一起的情況。
雖然說,他們之間的這種站隊並不是很顯著,但是受到鄉土情結的影響,也就在所難免了,隻要不會因此形成政治傾軋也就可以了。
其實,劉禪將來如果處理得當的話,這些勢力隨著順利地發展,不但不會發生你死我活的黨爭,反而可以逐漸被培養成為具有鮮明宗旨的黨團的,也可以代表不同利益群體在國家社會生活中的不同訴求。
話說回來,蓋猛看到了張苞的那匹烏騅馬之後,臉上立刻就露出了鄙視的神色。然後,他便立刻帶著熊平好孟溪兩人,快步進入了張飛的府衙之中。
來到了議事廳的時候,蓋猛果然看到張飛已經端坐在中堂之上,下首就坐著張苞本人以及幾個荊州軍的將官,這父子二人此時正在說著話。
蓋猛便立刻帶著熊平和孟溪兩人進入議事廳向張飛見禮。然後,他們便在張苞的對麵一排座位上麵各自落座了。
張飛見到大家都到齊了,便將劉禪的最新的作戰規劃當場宣布了。大家對此的反應卻是各有不同,有的人感覺驚疑,有的人興奮地讚同,也有人保持了沉默,表現實在是不一而足的。
於是,接下來大家便開始了一陣討論,各自發表了對此事的看法。其實大家心裏雖然是各有想法的,但是如今作戰規劃都已經向所有軍隊下達,除非被發現了致命的缺陷,否則便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所以,張飛可以允許大家各抒己見,但是絕對是不可能去推翻劉禪曆經了一兩個月,才艱難決定下來的這個規劃的。
所以,大家商討歸商討,那隻是讓你表現一番自己的口才,實質上並未有多少意義。
等到大家都說完了自己的看法之後,張飛接下來便要將自己麾下的軍隊,再做出一個新的劃分了。張飛將軍隊劃分成為了三個部分,他自己統帥主力部隊九千人做為中軍。
劃撥給張苞的軍隊,是一支人數在七千人的龐大步兵隊。張飛好張苞兩人的部隊主力,幾乎全部都是他們從江州帶出來的軍隊。
蓋猛三人還是統帥他們從枝江大營帶出來的那支近六千人的大型騎兵隊。然後,張飛再給他們分配了一支四千人的步兵隊,這便可以與大型騎兵隊組合成為,一支人數達到了一萬人之眾的步騎混合編隊了。他們不僅在人數上麵,隻怕就是在戰鬥力方麵,在三支部隊之中都是最為強悍的了。
張苞對張飛這樣重新分配軍隊,當然是不會覺得滿意的。因為無論怎麼看,他自從從劉陽與徐盛進行作戰的時候起,他就統率著最多的部隊。但是如今張飛這樣重新劃分之後,他的軍隊忽然就變成了最少的了。這樣巨大的反差,實在是讓他感覺難以接受。
再者,張苞知道自己跟蓋猛一直都互相不對付,當然不想輸給蓋猛了。
所以毫無疑問地,張苞立刻向張飛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若是別的將領對自己這樣的安排有所不滿的話,張飛說不定會好好解釋一番,讓他能夠了解自己的用心。但是如今出來抗議的乃是張飛的兒子,他身為父親的權威在那裏擺著,根本就沒有給張苞辯解的機會,直接將張苞的意見彈壓了下去了。
張飛這樣的做法雖然略微粗暴不講道理,但是卻是比較省時省力的,他可以等到會議結束後,再私下裏向張苞解釋也就可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