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和於禁兩人,在解煩軍的護送之下,快速向著蒲圻城這邊而來。
他們兩人在路上不斷商談著一些事情。當然,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設計,如何在這次大戰之後,成功地削弱五溪蠻的實力,最終實現對五溪蠻的征服。
但是有一點,劉禪心裏是非常清楚的。他現在應該在荊州安排一下相關人事,好在日後日後針對五溪蠻的時候,可以立刻采取行動的。
劉禪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挑選出來的人選,絕對是讓於禁無法理解的。
事情是這樣的,劉禪向駐守永安的馬忠發出了征調令。但是征調令並非是用來征調馬忠的,而是用來征調馬忠手下的牙門將張嶷的,讓他立刻趕赴武陵郡出任那裏的兵曹,並且授命張嶷組建和訓練一支人數至少是五千人的軍隊。
這裏的這個馬忠,並非是殺害關羽的那個江東的馬忠,那個早就已經被關興給結果掉了。蜀漢的這個馬忠備受劉備的器重,被評價為如同黃權一樣的人物,後來官職一直做到了鎮南大將軍,封彭鄉侯。鄉侯,這個爵位與後來諸葛亮的武鄉侯是同一個等級的,可見此人確實位高權重。
而讓於禁真的是無法理解的是,劉禪為什麼會選擇一個籍籍無名,名字他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張嶷。畢竟,世子之所以要在武陵郡任命一個兵曹,其任務還是很艱巨的。他所組建的軍隊,將來乃是要對五溪蠻用兵時候充當先頭部隊,甚至是主力部隊的。
於禁一向嚴謹,便不得不詢問劉禪道:“世子,張嶷此人此時籍籍無名,您又是從何處得知此人足以勝任武陵郡的兵曹之職的呢?”
劉禪隻是微微一笑,然後把他所知的關於張嶷前期的一些作為都告訴了於禁。但是張嶷在另一個時空之中的主要功績,還是幫助蜀漢政權平定南中。
南中自諸葛亮死後多次叛亂,多次殺死上任的太守,使後來的太守不敢上任,隻在安定做遙控。張嶷到任後,恩威並施,不但常常給予南中人錢財,也會對叛亂份子給予懲罰,贏得南中人民的信任。張嶷駐守南中之地長達十五年,離開時南中人民依依不舍,紛紛傷心的向張嶷道別,回到成都拜為蕩寇將軍。
所以,劉禪之所以征調張嶷到武陵郡去組建軍隊,目的就是非常明確的了。張嶷現在當然還隻是個芝麻粒那麼大丁點的官,但是他在對少數民族用兵方麵的潛力,那絕對是無人可以比擬的。
蜀漢的名將向寵,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讚揚他是“性行淑均,暢曉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後來,這人也深得皇帝信任出任了中領軍,也就是禁衛軍的統帥了。但是就是這個向寵,在對益州的蠻夷進行鎮壓的時候,反倒是戰死沙場之上了。
張嶷在曆史上麵的評價,肯定是比不上向寵的。但是張嶷這人卻有與蠻夷作戰的專長,在劉禪這種嚴苛的人看來,他當然是要量才為用的,而且隻會選擇最為適用的人才。所以,他就如同當時啟用了熊平和孟溪一樣,這次也啟用了一樣是默默無名之輩的張嶷,也就沒有什麼可太大驚小怪的了。
而幾乎是與此同時的,關索忽然聯合了新城太守孟達,一起出兵攻打了上庸城,並且拿下城池也收編了軍隊,甚至還膽大妄為地殺害了上庸太守劉封,以及劉封的參軍黎照黎新輝的消息,也已經開始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傳布開來了。
當然,孟達與劉封之間一直相處的非常不和睦。但是知道這些事情的人,大多也隻是限於蜀漢政權的高層人士,以及東三郡的人士而已。不過,隨著流言的擴散開來,孟達與劉封之間的過節,一下子就被傳的是人盡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