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那邊,隨著蓋猛的騎兵隊的揚長而去,他當然是不敢有絲毫鬆懈的,畢竟蓋猛的軍隊此行的風險可不小,他這邊必須給他們的突襲提供一個最為安全的環境。否則的話,自己的安排最終可能弄巧成拙,給蓋猛的軍隊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於禁便立刻下令全軍以最快的速度前進。
當然,隨著強行軍的開始,各支軍隊的士卒們的個人素質的高低,很快地就暴露無遺了。
解煩軍雖然曾經號稱是江東軍之中的精銳之師,被選拔過去的士卒個個也都是體型健碩之輩,但是即使如此,可能是因為養尊處優,即使受到了於禁的整編,素質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拔高的。於是,這支看起來威風凜凜的解煩軍,倒是顯得有些外強中幹,在高速的行軍途中,終究是被體型要較小的江州軍給拋在了後麵。
麵對著這樣的情況,於禁眉頭不由得緊皺了起來。解煩軍可是他的直屬部隊,這樣糟糕的表現,確實是讓他丟了臉麵。
不過,現在可不是計較自身臉麵的時候,他於禁現在乃是整個戰場上麵,所有部隊的總指揮,一切都必須以大局為重。
於是,於禁的處置手段應該說是異常地果斷。他傳令解煩軍加快速度追趕前麵的那六千多人的江州軍,但是於禁並不再繼續停留在解煩軍裏麵,而是果斷的脫離了他們,帶著護衛隊和趙風的白耳禁衛追上了衝在最前麵的那支江州軍。
但是,於禁即使進入了那支江州軍裏麵,卻並不下令讓他們減速等候後麵的解煩軍一起上前,反而是繼續催促著他們加速行進。
其實,於禁的心裏是有些著急的。他即使明知道蓋猛的騎兵隊乃是向西迂回的,所要行走的路途明顯增加,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他這邊的軍隊必須加快行軍速度才可以。
於是,隨著軍隊的不停地急行軍,江州軍之中也逐漸有人開始吃不消,再度出現了掉隊的情況。
於禁雖然將這些情況都看在了眼裏,但是一想到世子囑托他的時候那種異常堅決的神態,他就沒有辦法要求士卒們減速行進。
終於,江州軍發現了孫桓軍的蹤影。不過這乃是於禁派出去的斥候隊回報的情況,但是其實雙方之間的距離確實已經很近了。
又經過一番追趕後,江州軍中衝在最前麵的人,已經隱隱的看到了前麵孫桓軍的身影。
但是這時候對於禁這邊而言,形勢並不顯得是多麼有利的。因為隨著江州軍中不斷出現掉隊的情況,江州軍能夠趕到這裏的人數,其實已經由原先的六千多人,銳減到了二千多人左右。
而且於禁還有些驚奇地發現,江州軍之中其實還夾雜了部分解煩軍的士卒在,顯然這些人的體力是很過關之人,方才能夠超越他們的同伴趕上來。
於禁現在手頭上麵的人馬肯定是較之孫桓方麵要少的,但是他這邊又明顯的等待不起——無論是那些掉隊的江州軍,還是趕不上來的解煩軍,以及作為策應部隊的五溪蠻的軍隊,那距離這裏都是還有一段距離的。
而此時的於禁,其實早已經在馬上看到了遠處揚起的煙塵,耳朵裏麵甚至也隱隱地聽得到騎兵隊戰馬奔騰的巨響,隨著秋末的微風飄進了自己的耳朵裏麵。
也就是說,蓋猛的騎兵隊現在已經跟江東軍開戰。他們已經等不起,讓於禁這邊等待後麵的軍隊開拔過來,再重整軍隊出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