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縣城內的江東軍守軍以及顧邵的難題,之所以能夠這樣順利地被解決,而且暫時沒有留下什麼太大的隱患,應該說著都要歸功於張飛。
也許很多時候,年紀往往就代表著一種閱曆以及處理事務的經驗。張飛這輩子跟著劉備過了不知道多少顛沛流離的日子,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自然也是有的。
劉禪對張飛心裏更是非常之感激。
然後,劉禪跟張飛兩人一合計,戰爭已經打到了如今這個程度,加之所有的蜀漢軍和盟軍已經全部湧入了江東的揚州本土,那麼其實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的滅吳之戰已經同時被開啟。
蜀漢軍如今還麵臨著後勤補給的問題。主官此事的是黃權,他如今還遠在湘潭之中。本來,他所處的位置確實非常不賴,位於江夏郡、長江航道、江陵城和南麵的醴陵城的比較中央的位置,也就便於他管理和向各個戰場調配戰略物資。
但是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在所有大軍進入揚州本土之後,那麼若是再從荊州南部的陸路轉運各種物資的話,就顯得太過遙遠,損耗也太過巨大。這一方麵乃是因為陸路的固有因素,另一方麵乃是因為揚州和荊州之間隔著一座羅霄山,運送物資的道路想要翻越過去,肯定是比軍隊行軍要困難了很多。
所以,在劉禪看來,後勤物資的運送應該不需要再走陸路,而是應該全部改走長江航道,在目前的情況下,可以直接送往豫章郡。而且,應該說從水路運送物資,早前在全琮拿下豫章的水軍大營後不久就已經開始了。所以,蜀漢軍這邊從長江水道運送物資到豫章郡,應該已經是比較熟悉,不存在操作性的問題。
加之,如今長江水道一直牢牢地掌控在全琮和周承兩人所率領的水軍的手裏,濡須口的江東水軍一直無法重新取得對航道的控製,也就意味著長江水道現在對船隊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所以,劉禪便想要跟張飛商議一下,為了便於黃權調配各種戰略物資,他是沒有必要再繼續停留在湘潭城內了。
張飛聽完了劉禪的敘述之後,不由得猛點頭,很是同意劉禪的這些話。他接著便問道:“阿鬥侄兒,那麼你覺得黃權應該把駐地換到哪裏才是更加合適的呢?”
劉禪回道:“我這裏有三個預選的地點。第一個,江陵城。江陵城如今商業已經變得旺盛起來,而且很多商賈也在江上修建了不少運貨的碼頭以及囤積貨物的倉庫。加之,江陵城位於長江中遊,距離江州和江東之間的距離非常合適,乃是個理想的轉運物資之地。而且那裏的人口充足,我們即使不動用軍隊運送物資,都可以請到很多的勞工幫忙,為當地增加一些就業的機會,也可以相應地促進江陵城的經濟複蘇。”
張飛點點頭,以他為人和見地而言,是根本不會去管什麼平民百姓的就業,以及什麼江陵城的經濟複蘇的事情的,那些實在是太複雜。他隻是說道:“江陵城位置確實非常之不錯的。而且那裏有比較強大的軍隊在駐紮,又有馬良和潘浚那個家夥在主政,治安應該也會很不錯的。”
劉禪點點頭。糧道上麵的治安確實是非常之重要的事情,否則一旦出現什麼樣的意外,導致糧草物資被毀壞,那對前線的軍隊而言,真的是非常致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