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會議開得其實很順利。
由於蜀漢極其盟軍現在可以說已經是在江東的腹地作戰,雖然已經在揚州地界占據了一塊地盤,但是應該說,這口地盤其實還很小,四麵都還是敵人。所以,在如今兩軍嚴重對峙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再采取計策擊破敵軍。
何況,如今已經進入冬季。根據劉禪先前定下的時間,他們最遲應該在明年的初春時節就將這場戰爭結束掉,否則正在緩慢複蘇的荊州,將會麵臨被戰爭所拖累而元氣不能夠恢複的窘境。其實,就是益州方麵到時候隻怕也很難支持得起這樣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的。
所以,在策略上不允許,時間上又等不起,那麼留給劉禪的軍隊運作的空間也就不可能太大。所以,這樣的話,反倒是給了劉禪以勇氣,他接下來就必須率領軍隊,碰硬地與諸葛瑾的軍隊進行決勝了!
於是,大的方略這樣訂立下來之後,那麼接下來就要安排軍隊的出擊順序了。
這時候,沙摩柯的表現絕對是出乎了劉禪的意料之外,他居然從自己的座位上麵站起來,主動向劉禪請命,應該讓他的軍隊作為首發陣容,首先對諸葛瑾的軍隊發動進攻。
劉禪聽到沙摩柯這樣說,頓時張大了嘴巴,一時間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說,隻能夠看了看沙摩柯,又看了看下首的石廣元和於禁。
最終,軍隊的出擊順序就被確定下來了。由於諸葛瑾的大軍的數量約莫在二萬人之間,所以,蜀漢軍這邊的超過七萬人的大軍,並不必一次性全部投入戰場。加之,劉禪有些擔心他們這些軍隊來自各自不同的地方,隸屬於不同的人,配合起來一點是極為困難的。
所以在數量和合作的質量之間,劉禪選擇了合作的質量。而這二者之間本來就是矛盾的,有了合作質量,那麼也就意味著派出的軍隊的數量就不應該太多。
於是,劉禪決定留下山越人的兩支大軍,也是他們之中數量最多的兩支龐大軍隊,劉禪則率領荊州軍、江州軍和主動請命出擊,目的卻不甚明確的沙摩柯的五溪蠻大軍一同向諸葛瑾的軍隊出擊。
當天會議散去之後,劉禪留下了所有蜀漢的將官繼續商議軍務。劉禪首先跑出去的議題,就是讓大家討論沙摩柯反常的舉動原因。
大家商議了一陣之後,卻是各自有各自的看法,一時間並能夠得出什麼統一的意見來。人心這種東西,果然是最難以捉摸了。
劉禪見到事情如此,沙摩柯個人的心思如何,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重要的,還不如讓大家繼續討論蜀漢軍這邊接下來應該如何出戰的安排,免得實在是太過浪費時間了。
第二天一早,蜀漢軍這邊的大營裏麵的軍隊就行動起來了。然後,沙摩柯的五溪蠻大軍的營寨裏麵也行動起來了。蜀漢軍這邊總公出兵的數量,此時已經超過二萬人之眾,隱隱有越打下去,軍隊的規模反倒是越壯大的趨勢。
但是沙摩柯的五溪蠻大軍卻不然。他們在江夏郡跟江東軍打了幾仗,戰果其實算起了比較糟糕,人員的損失也不少。加之他們還要留下一些人馬防守營寨,能夠出擊的也就差不多隻有萬人之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