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劉禪、石廣元和於禁三人經過一番秘密的商議之後,便製定出來了一套專門用來對付朱異和會稽郡兩大增加軍隊的方案。
這個方案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厲兵秣馬”。鄧艾表麵上開始大張旗鼓地進行北上支援劉禪作戰的準備,讓會稽郡很快就得到相關的情報。
然後,鄧艾真的就率領軍隊離開了富春縣等三個縣城北上,造成了三縣兵力空閑的現象,這就是第二步,開始“引蛇出洞”。
但是其實,鄧艾的人馬並未北上多遠。他們隻是進入了丹陽郡的地界就不再繼續北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張飛那邊遲遲不見鄧艾的人馬現身的原因。
而張飛的大量人馬直接跟諸葛瑾的人馬隔著涇水對峙,這樣一方麵可以分散孫權的兵力,另一方麵,其實也是隔絕江東軍對鄧艾的軍隊的行動偵查,保證鄧艾的人馬的行動不會被江東軍所察覺到。
而劉禪確實對打擊江東境內的大家族實力是不遺餘力了。他這次不僅出動了鄧艾的人馬,而且在自己方麵戰鬥即將打響的時候,還給鄧艾派出來了一支援軍。
誰的軍隊?
答案大概會有些出人意料之外:孟溪被劉禪授命,統帥著二千人的荊州軍步卒,連同山越人的四千人馬秘密潛伏在富春縣以西。
一旦朱異或者會稽郡敢向三縣出兵的話,孟溪便會立刻率領軍隊秘密地向南方迂回,然後一舉切斷會稽郡軍隊向南撤退的道路。
不過,這次的實際情況是,孟溪先是跟鄧艾聯手一起消滅了富春縣城下的圍城部隊後,才繼續向南麵迂回,趕過來切斷朱異這邊軍隊的南撤路線的。算是一個小小的計劃外事件。
所以,朱異才會在南麵出現巨大動靜的時候,莫名其妙得看到來者軍隊居然打著“孟”字旗號,根本想不起那是誰率領的人馬。
而當時劉禪開始跟孫權正麵作戰的時候,他麾下的所有能夠統兵的將軍們幾乎都是在列的,唯獨就少了一個人:劉禪的現任參軍孟溪,看不到半點人影,當時劉禪的身邊隻有鎮軍軍師石廣元在旁邊參讚軍事而已。
參軍在主將親臨前線作戰的時候失去蹤影,這點顯然是非常可疑的事情。所以答案是,當時孟溪其實早就已經率軍埋伏在了富春縣以西,等候者朱異率領人馬大駕光臨富春縣了。
至於周濤的人馬會從東麵殺過來,那當然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雖然周濤並不知道劉禪給鄧艾的秘密安排,鄧艾為了讓這場戲演的更加逼真,是對他刻意隱瞞了的。但是他受到鄧艾的托付,在富春縣被圍攻的情況,當然是會從東麵出兵。
於是如此一來的話,孟溪的軍隊從南麵,鄧艾的主力部隊從西麵和北麵,周濤的人馬則是從東麵,三個人的軍隊也就此從四個方向對會稽郡的江東軍構成了致命的合圍!
應該說,劉禪的野心確實夠大,而且膽略也確實大的離奇。不過,他這樣的作戰安排的話,看起來穩妥,但是卻也因為同時開辟出來了兩個不同的戰場,而導致有分散兵力的嫌疑。
而且問題還不止這一個。
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在於,鄧艾這邊的引蛇出洞的作戰要想成功,劉禪那邊與孫權大軍的主戰場,就會變成了吸引注意力的次要戰場了。這也就導致了劉禪方麵的軍隊,開始跟孫權正麵作戰的時候,顯得並不是非常果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