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這場交鋒當中,石廣元到了最後的時候,居然開始占據了上風。個中的原因,絕對很讓劉禪自己感到氣結。
因為石廣元說的觀點居然較之劉禪那邊還要有理有據。但是為什麼,石廣元跟劉禪同樣都是初來咋到江東,憑什麼石廣元說的更有道理。
問題就處在石廣元最近都在幹的事情,交際江東名士,展開名士間的一係列集會。如此一來,他當然就能夠掌握了江東現下的最新谘詢和動向。
再者,石廣元最近可是一直在整理孫權留下的大量文檔。裏麵可是涉及到了江東的幾乎所有的情況。有了這樣的資料護身,石廣元在這場商討之中,簡直就是一個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的武林高手,已經是幾乎是無敵的了。
這場作戰會議持續的時間,也是空前的長。他們從當天的中午時分,一直商議到了第二天的早晨。
因為大家已經太過勞累的緣故,特別是做記錄的徐詳,早已經被累趴下了,不得不找來了好幾個助手幫忙。
劉禪見到情況如此,也就隻好先行解散了會議,等到晚上的接著召開,又一直商議到了天亮之後,總算是在大多數的事情上麵達成了一致性看法。
劉禪讓大家各自散去之後,終於是忍不住鬆了一口氣。征服一個小小的揚州就是如此之費事了,將來攻下曹魏的全部地盤之後,真不知道要費事多少倍了。
不過,劉禪也不管這些了。他實在是太累了,而且還口幹舌燥,還是先休息為妙。他可不想一場大型的會議,而導致自己年紀輕輕就過勞死了!
徐詳方麵的工作其實算是最為簡單的,那就是做會議的記錄,最終還要整理和歸檔。這是劉禪一向的習慣,便於為以後查詢,乃至於史學家參考的時候使用,資料越詳盡,曆史才會顯得越真實,才不會被某些人、某些黨團肆意扭曲了。
但是因為可以算是體力活,徐詳他們反倒是成為了最累的幾個人。會議記錄直到第二天才被徐詳給整理了出來。
而也就在這一天,因為騎馬受了重傷的諸葛喬,在湘潭修養了好長一段時間,也錯過了蜀漢軍攻入江東的最重要的幾場戰爭之後,身體也終於回複得差不多,也奉命來到了秣陵城,繼續為劉禪服務。
對於諸葛喬的到來,劉禪當然是非常高興的。諸葛喬身為劉禪的最為親近,也是朋友的人,離開了劉禪身邊這麼長時間,他不可能不掛念。
但是劉禪卻根本無法分身去城外接諸葛喬,因為他這天有極其重要的事情要辦理,他要最終發布蜀漢軍接下來征服揚州南部的行動方案了。
劉禪麾下的所有將官再度聚集起來。
劉禪的方案被分成了兩步來走。
第一步,劉禪會以江州軍和荊州軍兩軍最高統率的名義,與張飛一同聯署一份通告,發給了那些還未投降的江東諸郡縣,要求他們在見到文書的七天之內,發出投降蜀漢的通告。這就叫做“傳檄江東”。
這樣的話,也就給了那些想要投降卻無門而入,找到了一條向蜀漢投降的最佳道路。也可以給那些還在猶豫是否要投降的郡縣以壓力,迫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