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隨即由宗預陪伴,一起登上了全琮的旗艦飛雲號。
應該說,徐盛和宗預一起上船,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鄭重其事的表示而已。徐盛在這裏,其實根本不需要別人給他帶路。
畢竟,徐盛和全琮之間本來都是江東孫權麾下的將軍,即使以前再不怎麼接觸,他們之間總歸還是很熟悉的。加之,這艘飛雲號本來就是孫權專用的大船之一,後來才送給了全琮,徐盛沒有理由沒有上去過,當然肯定是比較熟悉的。
全琮對於徐盛的到來還是很高興的。
這主要是一則他終於是很順利地完成了世子劉禪所交代的任務;
二則,濡須口的江東軍如今算是被徹底解體了,那麼長江以北的戰鬥也可以告一段落。蜀漢和曹魏之間即使還要爆發戰爭的話,那應該也是會先各自停下來休整一段時間才能夠繼續開打了;
第三點,徐盛從濡須口帶出來了八九千人的大部隊,加上一起出來的戰船,將來又可以成為蜀漢軍水軍的一支重要力量。
見到徐盛上船了,全琮立刻快步迎了上去。由於這兩人之間,其實還是很熟悉的,隻是稍微各自寒暄了一番。然後,全琮又誇獎了全琮一番。
徐盛這才仔細地在甲板上麵,仔細地端詳了這艘曾經是他的效忠的主公孫權的專用大型戰船,上麵依然是被清洗得如此之幹淨,樓船上麵的精致豪華的各種雕刻,也沒有絲毫變化,隻是上麵插著的各色旗幟,不僅已經變換了,就是他的主人帶著它一起效忠的對象,如今也已經更換了。
樓船還是那艘樓船,連名字都沒有改變,但是一切都已經是物是人非了。
徐盛一向都是雄心勃勃之輩,先前乃是因為三番兩次在仕途上麵受挫,大都督的位置一再從他的手裏滑落到別人的手裏,導致他確實是心灰意冷了一段時間,但是卻也從未發出如現在這樣的感慨。也許,徐盛現在感覺自己對孫權統治過的那個江東,感覺到了一絲愧疚了吧。
全琮一眼就看到了徐盛臉上的神色變化,以及眼神裏麵的那種忽然出現的迷茫。當時他舉兵叛降了蜀漢,開始的時候自己的心裏也是會忽然間感覺很迷茫的。
徐盛沒有歎息,全琮反倒了忍不住輕聲歎了口氣。然後,他便邀請徐盛和宗預一起進入船艙裏麵。
全琮、宗預和徐盛這三人一起在船艙裏麵說了很長時間的話。全琮也跟徐盛傳達了世子劉禪的意思,世子那邊已經開始向成都請命,至少要維持徐盛和軍隊裏麵的各個將軍的官職和爵位不會發生變化。
雖然徐盛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現在所擔任的官職夠大,但是沒有被降官總歸還是好的。
然後,全琮還告訴徐盛,世子劉禪要他傳遞消息給徐盛,在大義成事過後,徐盛可以將他的艦隊開往江乘縣附近的長江航道上麵停留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