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位居封賞的第二位,加官為左將軍,亭侯,繼續在劉禪麾下聽用。
關興位居第三位,封為龍驤將軍,秩比四安將軍,繼承關羽的爵位不變,出任襄陽太守。龍驤將軍,這是個成都特別為關興創設的將軍號,用以表示劉備對關氏一門的恩蔭,不屬於雜號將軍號行列。
關興的弟弟關索,因為殺劉封的事情被去官,敕令到襄陽城協助關興,這時候被重新啟用,出任蕩寇將軍,封列侯。官職並非很高,但也算是可觀了。
徐盛位居第四位封賞。應該說,這確實是給足了徐盛麵子的事情。由原來的建武將軍升任安南將軍,家都亭侯,出任陸口督。
第五個位置,留給了尤突和彭琦二人,這確實是因為大漢主義在作怪,總是喜歡對外族給於特別優待,以顯示大漢的威儀和厚待。好吧,蜀漢還是一樣不能夠免俗的。於是,兩人同時升任討逆將軍,封列侯。官銜和爵位都比較一般。
第六個位置,再度留給了一個讓一般人意想不到,但是根據功勞計算的話,還算是站得住腳的人物。他就是熊平。這主要是因為熊平一直以來,在戰場上麵的運氣超級好,很多時候能夠擊殺掉或者拿下敵軍的將軍的緣故。他因此排名也就成了第六,升任為蕩寇將軍,封列侯。
第七個位置,當之無愧是蓋猛的,升任揚武將軍,封列侯。
第八個位置,留給了遠在戰場之外,此時一直還在益陽城和洞庭湖南岸彈壓當地水賊的廖化,升任破虜將軍,維持列侯爵位不變。
廖化的堂弟廖生也得到了升官,出任牙門將軍,列侯。
第九個位置,留給了鄧艾。應該說,鄧艾在劉禪麾下立下的功勞,其實是非常大的,所以理應被放的更加前麵才對的。但是因為他如今的身份,其實還是劉禪的侍讀,並且同時掛靠在趙雲麾下的一個校尉,所以身為近臣也就要受點委屈了,才會被放在了後麵。
鄧艾因為功勞很大,出任平戎將軍之位,爵位方麵更是出乎了意料之外,絕對滿足了鄧艾的欲望,受封為都亭侯,直接就跳過了列侯升了上去。但是太子侍讀之位,是沒有他的份了,原來的世子侍讀被解除,正是步入了他一直所期待的軍旅生涯。
鄧艾的副將周濤也有所升官,加封為列侯。
張苞的位置是第十個,同樣出任蕩寇將軍,受封為列侯。
孟溪的位置為第十一個。他的功勞同樣是不小,但是應該說,他的戰績在戰場後方更為突出,所以在軍功的建立上麵,明顯落後於劉禪麾下的其他將軍。同樣出任蕩寇將軍,列侯。
第十二個位置,則是給了周承。他在水軍方麵,特別是全琮還未投降過來的前期,為蜀漢的水軍作戰,做出了很大的攻陷,受封為橫江將軍,列侯。他的侄子,也就是周邵,也同時被舉為茂才。他此時已經按照劉禪的推薦,進入了醫國院學習去了。
第十二的位置,則是給了黃權。雖然說,黃泉在保障軍隊的後勤方麵工作得非常出色,屬於勞苦功高的人物,但是因為沒有怎麼在戰場上麵建立過功勳,所以顯得比較吃虧。但是成都方麵依然很看重他,征調他出任中散大夫之職,但是並沒有封侯。
第十三的位置,給了遠在荊州治事的治中從事潘浚。因為他在防守江陵城,抵抗孫權大軍的進攻之中,發揮了很明顯的作用,所以特別給他加侍中的榮譽,加封列侯,繼續在荊州工作,出任荊州的治中從事,並且代理糜芳的江陵太守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