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戰場的事情料理完畢了之後,劉禪這邊接收到了一份從代理的長安令費禕那裏轉送過來的作戰報告。
這份作戰報告是從江東送來的,旅途倒也是頗為曲折,先是由於禁、全琮和徐盛三人聯署,送到了成都的大丞相府和太尉府,然後他們再轉送到了長安要交給劉禪查看。
但是因為劉禪早就已經不在長安城內了,所以這份作戰報告,最終是落入費禕手裏,他隻好繼續轉交到了劉禪那邊,期間所走過的路程也不知道有幾千裏之遙了。
劉禪看過之後,心裏也不知道是喜是憂了。
荊州襄陽郡關興方麵跟於禁的戰爭,早就已經結束多時了。應該說,關興方麵的軍隊本身實力還不夠,所以最終的結果是無功而返。
而江東方麵的北伐作戰的規模,則是較之荊州要盛大得多。光是軍隊就出動了三支:全琮的水軍艦隊、於禁的駐紮在丹陽郡的部隊,以及徐盛駐紮在吳郡的部隊。
應該說,隨著這三支大軍的出擊,幾乎是出動了揚州背部的全部蜀漢軍主力部隊了。
初期的時候,全琮艦隊出擊取得了很大的戰果,打得朱治的濡須口水軍是沒有還擊之力,隻有退縮進入了濡須口的湖區水寨裏麵。
而全琮方麵的艦隊對朱治水軍的戰果,一直都很輝煌。當劉禪看到這份報告的時候,全琮的艦隊已經徹底消滅了朱治的艦隊,最終俘虜了敵軍所有艦船,攻占了濡須口的水寨,董襲被俘,朱治和朱然則是逃入了曹仁的部隊裏麵。
所以說,全琮的水軍取得了最終的大勝。
但是這份報告裏麵,所報告的情況,其實也並非全部都是捷報。
至少陸戰部隊方麵的戰鬥,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於禁和徐盛兩個人的部隊之間,配合得不是很好。應該說,徐盛這個人的脾氣有些太大了點,所以很難跟於禁的軍隊配合無間。
所以,他們的兩支軍隊在跟曹仁軍隊爭奪九江郡的戰爭之中也是吃虧不小。不過,這兩個人始終是名將,加之大司馬董和見到情況不對,親自趕赴秣陵去指揮全局,最終還是艱苦地擊敗了曹仁的部隊,成功地奪取了九江郡。終於是讓蜀漢軍在長江以北地區,獲得了一塊來之不易的地盤。
但是這時候問題也就迅速凸顯出來了。
於禁和徐盛兩人的人馬,在九江郡跟曹仁的部隊,經過大大小小幾十場戰鬥之後,糧草和各種作戰物資消耗無數,兵員的損耗極為嚴重,軍隊兵員的戰鬥意誌也開始變得消沉了下去。
其實,這些情況的出現,也就意味著一點:江東的軍隊的北伐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已經是極限了。
劉禪本來就沒有對襄陽郡的關興部隊的北伐,抱有多麼大的期望。所以,關興的人馬隻是跟樂進的人馬作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見到勢頭不對之後,便立刻將軍隊撤出了南陽郡,劉禪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江東方麵的軍隊不同,劉禪對他們給予了很大的期望。
畢竟,劉禪留在江東的那些部隊,都經曆過殘酷戰火的洗禮,戰鬥力都被磨練地相當之強悍。加之後援物資的支持足夠,還有全琮的龐大水軍提供支援作戰,劉禪很希望他們的戰果,至少能夠達到當年孫權率軍親征合肥時候取得的成果。
也就是,全琮能夠拿下濡須口的朱治水軍,於禁和徐盛兩人率領陸戰部隊擊敗曹仁布置在淮泗的曹魏軍,進而控製住廬江郡和九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