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造型到意境——論插畫中的水墨元素
美術學
作者:餘嵐
【內容摘要】水墨作為傳統繪畫中具有代表性的表現形式之一,有著獨特的審美特質。其在現代藝術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將水墨元素有機融合到插畫創作中,豐富插畫藝術的表現手法、表現要素和文化內涵,對水墨藝術本身的傳承與發展也有積極的意義。插畫創作從水墨畫中汲取營養,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提升從造型到意境的層次。
【關鍵詞】水墨造型意境借鑒
水墨具有獨特的審美特質,其在現代藝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將水墨元素與插畫創作有機融合,不但豐富了插畫藝術,而且對水墨藝術本身也有著積極的意義。人們的審美觀念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對美的本質追求卻是一脈相承的。在這點上,傳統水墨畫與插畫藝術是相通的。
一、水墨元素提升了插畫的審美特質,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中國現代的插畫藝術受國外,尤其是日本、韓國畫風的影響,傾向於以理想化對造型進行塑造。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西方繪畫強調理性真實地再現客觀世界;而中國畫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則更強調意境和氣韻的感性表達,這些特點都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有助於對插畫藝術特質的提升。
(一)水墨畫所追求的境界對插畫在藝術上的和諧具有積極意義
受中國古代哲學的影響,水墨畫講求“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和諧境界,追求人的心靈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源自自然的題材,取自自然的心靈感受,使中國傳統水墨藝術曆經千年而不衰,沉澱出雅逸、深邃的意境,引導著藝術家去思考、反省和表達其廣闊、博大的精神內涵。因此,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審美特質,注重表現文化精神內涵,以促進插畫在藝術上的和諧之美。
(二)傳統水墨畫從繪畫工具到表達方式都具有簡潔、寫意的特點,對插畫創作具有借鑒意義
傳統水墨畫創作具有強烈的主觀性,作品的創作與藝術家的個人修養有密切關係。將水墨元素通過用筆、墨、構圖和韻味,表達藝術家對水墨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意蘊的體驗與感受,將水墨元素從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結構中分離、提煉出來,運用到插畫中,通過各種元素的審美特質,在插畫中加以借鑒和應用。
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中,並不推崇過於繁雜、飽滿的描繪,而是講求“以一當十”,用簡練的筆墨給人留下深刻的想象空間。現代插畫的繪畫工具和表現主題都同水墨畫不同,但是,水墨畫以最少的元素來表達最多的信息,仍是值得現代插畫學習和借鑒的。在簡練表現的前提下,可以在思想上更加解放觀者,使觀者擁有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傳統水墨藝術的簡約特性,契合了現代插畫藝術家求簡的目標。
二、現代插畫藝術中的水墨元素在造型技法、創作思維等方麵都值得思考和借鑒
插畫創作必然與作者所處的年代以及其藝術修養有關。作品的創作必須以其故事和主題為依據。傳統故事與水墨畫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其發展曆程與傳統社會一脈相承。現代插畫受國外的影響,往往極力美化人物,從人物造型到服飾、裝飾的創作,都偏於“理想化”的美感,卻失去了想象與品味的空間。工具的改變也是插畫創作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電腦繪圖的普遍運用,更加導致了插畫創作同質化的傾向。從造型技法到創作思維,都可以從傳統水墨畫中汲取營養。
(一)傳統水墨元素在插畫藝術造型中的借鑒
傳統水墨畫的線條並不複雜,造型上更強調主觀性,創作更加感性。“以形寫神”的造型手法同樣適用於現代插畫的創作,跳出隻追求“形似”的窠臼,而從“神似”入手,以開闊的造型思路打動觀者。其人物往往是感性、主觀的,這恰恰與水墨畫的創作思維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