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廷亮和陳忠、侯楠離開赤州府拿著小龍城帶出來的金銀細軟,原準備投奔長安。這時他們聽到了一些風聲,長安由於被虞軍重兵圍攻有些吃不消了,向魚得源求援,希望兩軍配合共同打擊虞軍。魚得源說配合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必須把孟海公的人頭送上來,兩軍才能協作。
孟海公窮途末路投奔了長安,長安要是把他殺了,那麼長安以後可就是比臭豆腐還要臭,政治資本將大打折扣,誰還敢來投你?長安不能殺孟海公,但是又需要魚得源的援助,於是長安就和魚得源展開了拉鋸似的談判。
聽到這裏範廷亮灰心了,一個孟海公就夠長安焦頭爛額的了,自己還去添什麼亂。魚得源恨自己不亞於恨孟海公,投奔了長安,魚得源一定會向長安要自己的人頭,萬一長安頂不住了把自己和孟海公交給了魚得源,那可就一命嗚呼了。
範廷亮正走投無路的時候,侯楠出了一個主意,侯楠有一個朋友叫史光胤,以前是個小商人,現在在交趾島起兵反虞,多次重創虞軍,人送外號“展翅大鵬”,去投奔他或許能有一番作為。範廷亮當時就決定了,就去交趾島投奔史光胤。
交趾島在本土大陸的南端,設有交趾行省,島上的居民以氐族為主。氐族人原本居住在本土大陸,曾經在戰國混亂時期由一位苻姓首領建立了大秦王國。後來大秦王國被滅,氐族人四散流離,一部分被其他民族同化,另一部分經過千難萬險漂洋過海來到了交趾島。登上交趾島的氐族人在一番艱苦搏殺之後,將島上的土著殺戮殆盡,交趾島成了氐族人的島嶼,氐族人又建立了第二大秦王國。
第二大秦王國建立沒多久就被本土大陸的中央王朝所征服,氐族人和交趾島重歸中央。幾百年後唐朝的統治岌岌可危,本土大陸狼煙四起,交趾島上的氐族人趁機驅逐了唐朝的勢力,建立了第三大秦王國。可惜第三大秦王國才建立十幾年,就被虞軍消滅,第三大秦王國的末代國王苻天祿向虞軍投降,被康德皇帝赫連慶福封為交趾巡撫。
交趾島由於盛產黃金是虞朝的主要財政來源,康德皇帝在交趾島上駐紮了兩個師三萬多人,同時還有收編的氐族武裝,三個獨立團,老百姓都暗地裏稱呼他們為偽軍。交趾島名義上的最高長官是巡撫苻天祿,其實實權都掌握在虞軍指揮使姚金光的手裏。
姚金光出生於本土大陸,少時家貧入寺廟出家為僧,習練武藝,由於心術不正住持將他逐出山門,脫掉了僧袍他倒也無拘無束自由痛快。仗著自己的一身武藝,姚金光投奔了赫連慶福的農民軍,幫著赫連慶福南征北戰,最後赫連慶福登基稱帝,姚金光被封為指揮使,渡海作戰滅了第三大秦王國。姚金光為人殘暴,橫征暴斂致使交趾島生靈塗炭,整個交趾島猶如一個巨大的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
往來於本土大陸和交趾島之間的船隻檢查非常嚴格,範廷亮他們不敢去坐客船,幹脆自己駕船去交趾島,在夷洲陶倩芸家的時候,範廷亮他們經常和陶老頭出海打漁,所以對航海技術也是略知一二了。他們買了一艘二手的小木船,三桶淡水兩桶幹糧一桶鹹肉一桶蔬菜水果,自駕小船駛向交趾島。
一葉扁舟漂蕩在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海之中,在蔚藍的天空下,海麵風平浪靜,隻是偶爾會有微風吹過,大海吸收著太陽釋放的熱量,範廷亮他們感覺不到酷暑的悶熱,周圍的空氣都是清新涼爽。範廷亮悠閑自在地坐在船頭釣魚,在這安靜的環境中,人的心情十分舒暢,梳理一下紛亂的思緒,自由地遐想。
範廷亮望著起伏的海麵想起了吳美嬌,人生時時處處充滿了無奈,範廷亮是多麼地希望和她在一起,牽著她纖細嬌嫩的小手,凝視她明亮動人的雙眼,漫步在夕陽餘暉映成暗紅色的街道上,沒有別人的幹擾,街道上隻有他們兩個人,多麼愜意,多麼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