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土地之爭(2 / 2)

“您住這裏應該很久了吧。”

“恩,我十七歲嫁過來,有七十來年了。”

“那時這房子是什麼樣。”

“那就變動好幾次了,從茅草房,氈房,瓦房,到現在一半佤房一般磚砌房,那時外麵哪有這小院子,是爛路,那時的地都是我們慢慢的開懇出來的,房子的後麵都是地,旁邊也是地,那時這周圍的地都算是我們家的,後來人越來越多,地就越來越少了。”

“哦,確實有了許多的變化,您的年紀比我爺爺大點,他還記得小時候,我曾祖父當民兵的時候說這三個村形成一個三角形,而現在喬鳳家的那位置,就是我們村的村口那裏是其中的一個角,你對這事有什麼看法。”

“你說的這個我知道,但是什麼角不角的我還真不清楚。”盧奶奶搖頭道。

“那這三個村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聶末繼續問道。

“都是普通的農村,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盧奶奶道。

“您也是這三個村裏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了,您還記得當年三個村的老圖紙還在嗎。”聶末問道。

“應該在,如果還在的話應該是在三個村的村長手裏。”盧奶奶道。

“那就好。”聶末微微一笑,心想圖還在那接下來就好辦了。

“盧大嫂,那姓齊的怎麼說你家占了他家的地。”吳警官突然問道。

“沒有的事。我們怎麼會占人家的地,特別是我們現在這樣的情況,就算是想占也沒這個本事吧。”盧大嫂道。

“對,但剛才那一幕是怎麼回事。”吳警官道。

“是這樣的,那塊地是齊大叔的父親送給我們的,那是多年前了,他欠我們家的人情就送了塊地,可是齊大爺去世了,他的兒子就想要回來,當初什麼都不懂,而且說實話那時的地沒現在值錢,沒有寫什麼依據,現在我們是有理都不知道找誰說說去。”盧大嫂道。

“這一兩年,他家長來鬧,特別是這半個月來了三四次了。”盧大嫂無奈道。

“村委會怎麼說。”吳警官道。

“還能怎麼說,調停了幾次有什麼用。”

“當年送你們地時候有人證吧。”聶末問道。

“有是有,不過那幾個有威望的老人都去世了,那時年紀小的,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沒人敢站出來。”盧大嫂道。

聶末看著這一家老小,現在家裏沒有主心骨這日子看樣子是不好過,盧奶奶有好幾個兒子,但是現在發生這樣事情的時候卻沒有人站出來,這真是讓他覺得有些悲涼。

“這事,我幫你們想想辦法。”聶末主動道。

“聶末,你真願意幫我們。”盧大嫂喜道。

“不用了聶末,你也不能天天來我們這裏吧。”盧奶奶道。

“這我知道,所以得想想辦法。”聶末笑道。

盧奶奶感激的看著聶末,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我還想在看看,盧大叔......”聶末的話沒有說完,因為他真不願意當著這全家老小的麵在提這事。

“裏麵。我們住的房間。”盧大嫂主動道。

聶末起身走了進去,這臥室的地方隻有一張床,還有一個陳舊的櫃子,一些角落還放著些東西。

聶末第一眼睛就看見了對麵的一個窗戶,問道:“這窗戶外麵的人能進來嗎。”

這時吳警官道:“不能,有窗條。”

吳警官說著上去開了窗,聶末從窗戶一眼就看到了外麵的包穀林。

“當時他死的時候是不是麵對窗子的。”

“恩,從他倒地的形體看應該是。”

聶末走到窗子旁,這窗子不大,可能就是一平方米的大小,聶末從不同的角度看了看外麵。

這時盧大嫂道:“這塊包穀地後麵那塊地就是齊家想要回去的。”

“他家的地離你家的這麼近。”聶末道。

“恩,所以當年齊大爺就送這塊,這樣兩塊地就挨在一起,我們用起來也方便。可是現在那地一直荒著,我們這兩年都沒敢中。”盧大嫂道。

“我想到外麵看看。”聶末說著轉身走了出去。

這時外麵的雨還沒有停,聶末和吳警官很快到了後麵,盧大嫂也跟了來。

聶末站在窗下看了看房間裏的情景,窗口到地麵的距離是一米多。聶末梢彎身就能從窗子看清裏麵的一切。

“當時這窗子是關上的。”聶末問道。

“是關上的。”

“從裏麵插起的?”聶末又問。

“這倒沒有。即使是這樣這窗子也不可能有人進去吧。”吳警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