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皇上竟然破天荒的笑出了聲,搖了搖頭,歎氣道:“郭大人以為的好,可並不一定是好,說不定還會害了朕。”
“什麼?這……皇上,微臣絕無害皇上的半點心思……”郭遠航想解釋,卻被皇上擺手打住。
“雲太後垂簾聽政一事,是朕的意思,並且宣了聖旨,你可知道?”
“微臣知道。”
“既然如此,你公然對太後大不敬,是不是也是對朕的大不敬?當聖旨無無物嗎?”
“微臣有罪……微臣萬萬不敢對皇上大不敬……”郭遠航在地上連連磕頭。
“好了!朕倒不是怪罪你大不敬,隻是覺得你這條命可惜了。”
說完後,皇上瞪了一眼郭遠航,繼續說道:“你這等固執、迂腐之人都能知道雲太後垂簾聽政在一定程度上壓製了朕的手腳,其他大臣難道看不出來?那為什麼他們不提出來,難道都怕死嗎?不是的!試想一下,你提出太後還政,受益人最大的是誰?”
“當然是皇上……”
“哼!你還知道是朕!說到這裏難道還不明顯嗎?雲太後難道不會這麼想?滿朝文武難道不會這麼想?朕明明下了聖旨讓太後垂簾聽政,可現在三個多月,竟有人提出太後還政,將朕的信義置於何地?況且,多數人知道當初朕幫過你,顯而易見,指使你在朝堂上公然叫囂的人就是朕!”皇上真是氣不打一處來,直氣好人做了窩囊事。
“皇上……這……”郭遠航也似是才明白過來,趕緊叩頭道:“微臣該死、微臣有罪,沒想到會給皇上造成這麼大的麻煩,微臣該死……”
“你當然該死!”皇上語氣一變,說道:“朝堂之上,朕就要砍了你的腦袋,一來你大不敬,該殺,二來,也測一測太後的態度。果不其然,太後竟然要保你這條命,知道為什麼嗎?”
郭遠航愣了半天,還是搖了搖頭,回道:“罪臣愚鈍……還望皇上明示……”
“哼!朕如果殺了你,你的言論就在朝堂上立住了腳,太後即便想扳回一局,你已經死了,也就隻能認倒黴。太後如果支持朕殺了你,那她垂簾聽政這件事豈不是恰恰被你給說對了?上不順應天意,下不符合規製!你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太後這個黑鍋算是莫名其妙的背上了。以太後的智慧,她能如此嗎?所以,她才會千方百計的要保住你的命!”
聽到最後,郭遠航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沒想到宮廷之中的爭鬥會如此複雜、詭異。
“留住你的命,一來說明太後寬厚仁慈,二來說明她並非專橫弄權之人。而朕,顯然是背了一個背後指使的嫌疑。你說,朕能不殺你嗎?”
郭遠航臉色發白,沒想到自己知恩圖報的事情卻變成了一件害人害己的事情,別提自己有多麼懊悔了。
“微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好了!朕並不怪罪你!大周王朝如果多幾個像你這樣的耿直諫臣倒也是一件幸事。朕隻是為你不值。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你家中還有老母親以及妻兒,你死了,她們怎麼辦?雖然太後想保住你的命,但你所奏之事乃天大的事,如果沒有一個說法是不可能結案的。事情既然是你挑起的,太後就會讓你從自己的嘴裏解決了這件事,她要的是以理服人!而你呢?恐怕無論受多大的刑,恐怕都不會妥協。最後會怎麼樣?朕最不想看到的陰暗的手段可能就會上演了……”
“罪臣一時愚鈍,為皇上惹了天大的麻煩,罪該萬死……”郭遠航如今什麼也幹不了,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死了。
“朕在朝堂之上就已經多次說過要砍你的頭,這是聖命,不可收回。今天本可以不來,但朕實在不想讓你死的不明不白,雖然你隻是一個小人物,但是能為朝廷說真話的小人物,便是朕敬重的。”
皇上用力的拍了拍跪在地上的郭遠航的脊梁,歎了口氣,說道:“當個好官很累,但朕相信,好官死了之後肯定會投個好胎!你的家人,朝廷會好好照顧的。”
說完後,皇上扯了扯身上的棉袍,表情凝重的出了天牢。
就在皇上回到暖陽閣不久之後,天牢傳來消息,郭遠航撞死在了牢房內。雲太後也在第一時間得知了這個消息,當然,她也知道郭遠航死之前見的最後一個人便是皇上。
太後要保的人死了,雖然隻是一個小人物,但戰爭的導-火索卻往往就是從小人物身上點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