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春節已至。大周王朝按照慣例要舉行歡慶晚宴,皇親國戚、朝廷重臣、京城官員等都要參加。同時,為了體現舉國同慶的思想,皇上可能還會發布幾項惠民政策。
當夜,參加晚宴的人可謂是整個大周王朝所有掌權者,雲太後、皇上、李太妃,他們可是當今權力最大的三位,按照禮儀規製率先坐下。分坐兩旁的則是功勳卓著的重臣,以郞蒙為首的三公自然少不了,再就是各個嬪妃、親王等,剩下的就是以司馬南為首的朝廷重臣。
晚宴開始之前,周雲瑞便讓魏夫子率先宣讀了他早就想好的幾項政令。
第一項,大赦天下。
大周有明確律例,新皇登基時,便可以大赦天下。之前周雲山駕崩,周雲瑞執政,但因為有雲太後垂簾聽政,且認為周雲瑞根基不穩,要求他一年之後再登基。所以,當時也未頒布新的年號,更沒有什麼重要措施進行推行。
如今,近四個月的時間,周雲瑞對權力的把控非常迅速,而且他的各種舉動也未有不妥,雲太後也就默認了。此時此刻,雖然周雲瑞仍然沒有正式登基,但卻有足夠的權力去大赦天下的。
在正式下發大赦令之前,周雲瑞特意請示過雲太後,雲太後同意了此事。
此次大赦的範圍並不是太廣,規定,但凡沒有命案的,年齡在四十歲以上者,皆可赦免一切罪過。不能看出,此次大赦中最大的限製條件就是年齡。這是周雲瑞的一個最大的用意。
周雲山統治時期,不理朝政,奸佞橫行,導致很多忠良官員無端獲罪,此次,恰好趁機舉行大赦,算是解救了一大批忠良之士。
第二項,減免稅賦。
州郡一級在新的一年內減免一半的稅賦,村鄉一級則全部減免,貧困地區及邊關地區上報奏請後可全部永久減免。
這項政策在製定的時候,雲太後曾提出過很大的異議。誰都知道朝廷能夠正常運轉就是是靠百姓交稅養起來的,本來國庫銀兩緊缺,此次稅賦減免太大,會影響朝廷穩定。周雲瑞自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早有準備,他給雲太後呈了一張名單,那張名單上的官員皆是大貪汙犯,證據收集已經進入尾聲,隻要將他們拿下,便抵頂了全國百姓少繳的稅賦。
既然皇上已經有了應對之策,而且還是一箭雙雕,雲太後也不再多話。
第三項,允許異族通婚。
這項政策看起來意義不大,但實際上影響甚遠。此項政策沒有正式頒布之前,各州郡都是各自不同的規定,有的禁止通婚,有的默許但無明確指導意見,還有的是大力支持。
由於大周一直在擴張疆土,難免不會涉及到異族戰爭,戰爭期間,雙方征戰廝殺,戰爭結束,一方便統治另一方。為了緩和不同種族之間的衝突,這項允許異族通婚的政令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婚,就意味著當朝承認了異族人的合法地位,就不是以前那種統治與被統治的局勢。
第四項,舉行春考。
周雲瑞執政以來,屢屢難以施展拳腳,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值得用的人才。要麼都是些迂腐老人,要麼就是一些見風使舵之人,要麼就是一些可有可無的,但是,他又不能一鍋端了,要不然整個朝廷就隻剩下他一人了。
所以,科舉考試選拔人才一直是他最迫切要舉行的一件事。
四項政令宣讀完畢之後,眾朝臣都是謝主隆恩,但各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打算,他們也紛紛猜測當朝皇帝的心思到底在哪裏。
隨後,便是群臣向當朝太後及皇上祝酒賀新年,最後,便是鶯歌燕舞,群臣相互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