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穩坐江山 第099章 老臣與老奴(1 / 2)

朱肖山一死引發了整個朝廷的大震動,被抓入獄者以及在逃者全部加起來近百人,這還隻是在京城任職的官員。如果放眼全國,以京城被抓官員的標準來繼續肅清的話,恐怕得有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都得鋃鐺入獄。

好在,周雲瑞就此打住,讓那些惶恐不安的州郡官員鬆了一口氣。不過,通過此事,他們也認清了當今皇上的鐵腕手段,日後他們再行事時會有很大的收斂。

京畿官員多有受累,但是沒人敢說閑話,因為死者是首相朱純的兒子。朱純的關係錯綜複雜,門生上千,把控著近一半的朝局。所以,很多人認為皇上如此大張旗鼓的處理此事,是給朱純麵子。

正因為很多官員這麼去想,周雲瑞才敢去這麼做,要不然他又哪來的機會清理朝廷那些臭魚爛蝦?

又過了五天,那些在調查中的也證據確鑿被打入刑部大牢,至於那些逃走並反抗的,直接被格殺勿論。

第六天,周雲瑞親自坐鎮,左丞相司馬南主持,由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共同公審,要求每位在押犯人進行簽字畫押,然後根據大周律例依法處置。其中有十二人罪大惡極被斬首示眾,還有近二十人被發配到南越州的野鬼島自生自滅,剩下的則繼續關在大牢內改造。

公審收尾時,司馬南終於提出了最棘手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朱肖山如何處置。

“皇上,禮部侍郎朱肖山雖然有罪,但死在了天牢之內,此事該如何定性?”司馬南的品級跟朱純一樣,但是實力卻差很遠,這種事情還得由皇上親自做主。

周雲瑞早已想到這個問題,看了看魏夫子放在桌上的一摞奏折,指了指,說道:“有句話叫做‘死無對證’,但還有句話叫做‘證據確鑿’。朱肖山雖然死了,但他犯下的罪過卻有證人指正,侵占良田、買-官賣官、濫用職權、欺上瞞下、玩忽職守……數罪並罰,雖不至死,但發配野鬼島還是符合本朝律法的。司馬大人意下如何?”

司馬南哪還有什麼想法,隻能回道:“一切聽從皇上安排。”

“朕已經把話說的很明白了,就由你來負責安排吧,朕到時在你遞上的奏折批閱一個‘準’字即可。”說完後,皇上起身回宮了,留下司馬南在那裏淩亂。

周雲瑞是有所指示,但指示的不明顯,全屏自己去頓悟,司馬南又不是不知道君心難測。但是,這個燙手山芋既然給了他,得罪朱純的事情就隻能由他來承擔。

又過了一日,司馬南就朱肖山事件的奏折遞了上來,大意是說,朱肖山的確有罪,按大周律例是要發配的。這一點與周雲瑞的觀點是一致的。不過,在大周,犯人發配會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發配到邊疆戍邊,有俸祿可拿,但微乎其微;另一種則是發配到邊疆服侍那些有功績的將軍,生活好壞全憑將軍們的喜好;最後一種則是發配到南越州的野鬼島,那個地方說白了就是無人區,有本事的靠雙手活下來,沒本事的則餓死、熱死或被毒蟲要死。

司馬南在寫奏折時多了個心眼,沒有說明白朱肖山應該是哪一種發配方式。周雲瑞哪能看不明白,直接把奏折給扔了出去,要求重新上奏。

這一回,司馬南躲無可躲,隻能言明朱肖山是需要分配到南越州野鬼島的。但是,因為在天牢內遭受獄卒責難,在與獄卒打鬥時不慎被獄卒誤殺,所以,就當是已經按罪處理。

周雲瑞看到司馬南第二次上奏的奏折時,批了個“事實不清”,又給扔了出去。

司馬南這次可是徹底懵了,什麼叫做事實不清?不是明擺著的嗎?事情就是如此。他可不想自己的奏折再被第三次扔出來,老臉丟光不說,在皇上心目中他這個丞相恐怕就非常不稱職了。

想來想去,司馬南想到了魏夫子,於是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司監處。

見司馬南突然出現,魏夫子有些吃驚,趕緊迎接,“丞相大人造訪司監處應該提前打個招呼,老奴也好安排人迎接才是。”

“魏公公客氣了,近來魏公公跑前跑後辛苦壞了,老夫正好過來看看。”說著,司馬南從腰間拿出一個小盒子,“魏公公,老夫聽說你平時有喝茶的習慣,特地拿了一點茶葉,你嚐嚐味道如何。”

盒子不大,裏麵的茶葉約莫也就能泡三五壺,而且司馬南在遞盒子的時候明顯有些不自在。

魏夫子揮了揮手,周圍那些小太監都十分識趣的退了出去,然後才雙手接過那個小茶盒,回道:“老奴感謝丞相大人的好意,這茶葉就收下了。”

司馬南官居一品,但為官清廉,但凡送禮的都被他趕了出去,所以,府中還真沒什麼好東西。他也向來沒有給別人送禮的習慣,可這一次卻破例了。想來,他應該感謝他兒子司馬明光。

司馬明光在都察院供職,當年科舉考試時曾中的探花郎,有不小的本領,但是一直被大權在握的朱純壓製,被丟到沒多少活可幹的都察院混日子。不過,在都察院時,司馬明光絲毫沒有閑著,既看故人的治國韜略,又隨時了解當朝朝局變化。到周雲瑞執政後,他便斷定他父親即將被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