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穩坐江山 第104章 科考欽差的最佳人選(1 / 2)

林縱彙報了南陽關及琅琊軍團的事務後,又有一事上奏,那就是軍隊治理問題。他雖然是禁軍統領,但是手底下有幾個副統領都是濫竽充數者,由於那幾個人都有比較深厚的背景,林縱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上,末將有愧於朝廷栽培,治軍無能,請皇上降罪責罰。”林縱不是不想好好治軍,但很多時候是有心無力。

在大周,太祖、太宗時代都重視武將培養,所以,武將官職也較高。但周雲山掌權後,聽信文官讒言,尤其是有欺上瞞下的朱純在,整個朝廷風氣就越來越差。文官瞬間超越了武官,文官一個奏折,可能就能讓皇上罷免一個有功勳的武官。

林縱如今是禁軍統領,卻隻不過是正三品,跟朝廷一些大員相比較,差好幾個級別。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但凡有高官安排親眷入禁軍,林縱都得接著。即便他不想接,他的上級也會自己安排。

至於此事,周雲瑞早已關注。他之前重點整治了文官,現在正有意要動一動武官。

“愛卿不用自責,朕知道愛卿所言何事。不用愛卿提,朕也會主動提的。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卻偏偏有一堆無用之人霸占著重要位置,實為朝廷恥辱!”周雲瑞知道症結在哪,但他也不能操之過急。

“皇上英明,末將替那些征戰沙場的將士們謝皇上了。”說著,林縱重重的施了一禮。

周雲瑞擺擺手,示意林縱不用客氣,並說道:“朕何嚐不想一碗水端平?但有時朕也難以施展拳腳,說到底,朕身邊無人。兩個丞相中,司馬大人年事已高,至於朱大人,哼……朕就不多說了。六部尚書真正全心全意效力朝廷的,又有幾人?觀望者居多!京畿重臣都如此,更別說是全國那五十六州郡大小官員了。”

“前幾日,朕借著朱肖山一案解決了那麼多京畿官員,已經引起不小的震動,如今再急急對軍中進行整治,可能會觸動更多人的利益。即便朕頂著壓力把那些廢物剔除掉,朕又讓誰來補上空缺呢?”

周雲瑞不缺少雷霆手段,缺少的是人才,而這也是他下一步要做的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

林縱聽皇上一說,也不由在心中衡量了一番,發現可用之人的確少之又少。所以,周雲瑞說完後,林縱無話可接。

“不過,愛卿也不用太擔心,朕已經下旨給禮部,讓他們立刻宣詔全國,三月份將舉行科考,文舉與武舉同時舉行,朕將親自督辦此事。此次為初考,桂月為複考,菊月為殿試。朕這次一定為大周選拔一批可用之才。”周雲瑞眼中閃亮,他在為秋月登基做準備。

“吾皇英明。是末將目光短淺了,原來皇上早已經想到了前麵,末將心服口服。”

“哦?之前口服心不服嗎?”周雲瑞笑了笑。

林縱也尷尬一笑,道:“末將不敢。”

“軍中的事情,朕會多多關注,屆時,朕會給你調配幾名得力助手。如今,你要密切關注西北局勢。南陽關那邊暫時無事,不必費太多精力,派一名督軍過去就行。”

說完後,周雲瑞將那張西北布防圖交給了林縱,讓他仔細研究,不但研究地圖,還要派人實際考察。

處理完此事後,周雲瑞才抽出時間去看那一封至關重要的密信,那是魏夫子昨日親自呈上來的。

看完密信後,周雲瑞臉色凝重,他覺得自己好像窺得了一個天大的陰謀,一個可以巔峰國家的陰謀,而這個陰謀的犧牲品就是他的母親——韓妃。除此之外,他還發現這個陰謀的局外人竟然是太宗皇帝。

那誰才是這個陰謀的布局者呢?從現有的證據來看,竟然直指郞蒙。

當年郞蒙戍衛西北邊境,麵對遠遠超出自己的蠻戎聯軍,他竟然敢大膽迎戰。如果說他有勇有謀、膽識過人的話,倒也對,但蠻戎聯軍在大戰之前突然土崩瓦解,主動向郞蒙投降示弱,卻是一個誰也沒有解開的迷局。

郞蒙與蠻戎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至今未解。而也正是在此事不久後,太宗皇帝便下達密旨,要求處死韓妃。

其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恐怕隻有從雲太妃和郞蒙身上尋找答案。雲太後為太宗皇帝的正宮夫人,又豈能將太宗皇帝置於不義之地?想必從雲太後身上尋求答案有些困難。看來隻能把所有的希望放在郞蒙身上。

之前烏小昭曾經問過周雲瑞什麼時候回烏氏部落,當時他沒有回答,回與不回對他而言,有什麼區別嗎?如今想來,他可能真要去一趟烏氏部落才能知道母妃生前諸事。

不過,眼前,他還顧不上此事。如果大周四分五裂、戰亂不但,他又如何安然抽身去全力以赴的查清母妃一案?

將那封密信放到帶鎖的盒子後,周雲瑞將在外麵等候多時的禮部尚書童原叫了進來。

“童大人,科考的事情什麼進展了?”

童原眼神不好,使勁擠著,回道:“皇上,老臣已經知會全國各州郡禦學院,把聖上的旨意都傳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