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夢在無夢的夢裏(1 / 2)

花小樹喜歡看電視劇,喜歡一個人看電視劇,在花小樹的意識裏一個人的世界才最安全,沒有流言蜚語、沒有趨炎附勢、沒有陽奉陰違,不會憂慮、不會急躁、不會念念不忘、這些天以來,花小樹把自己之前下載的電影全都看了一遍,不過癮還有電視。電影、電視,如果說人生,是如此的反複與枯燥,會不會有人會羨慕這種生活。如果你能看的清花小樹在想什麼,你就不會覺得生活有那麼容易的簡單不簡單了,花小樹喜歡看電視劇,更喜歡的是看著別人的人生流淚,與那些看著韓劇流著淚喊著偶吧的妹妹姐姐們不同,花小樹不喜歡韓劇可是但凡看電視他都會流幾滴淚,沒錯,他隻是喜歡流淚。喜歡一個人流淚,一個人的淚最廉賤也最真實,一個人的淚孤單的讓人覺得幸福。

花小樹馬上要畢業了,對於未來要走出校園還是要繼續深造的選擇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工作,在花小樹看來,經濟基礎才是限製人類發展的大問題,在這點上他是馬克思主義最堅挺的擁泵,花小樹在對錢的問題上感觸良多,他深切的記得張愛玲有句話說“我喜歡錢,因為我隻記得錢的好,沒吃過錢的苦”這話說得多懇切、多直白,有些人讓人喜愛確有其可愛之處,可是在花小樹這兒他同樣也喜歡錢隻是他的理由不同,他是這麼說的“我喜歡錢,因為我知道有錢的好,我吃過沒錢的苦”,所以,花小樹有窮人都有的那種窮酸氣,他有些小氣卻不是一毛不拔的那種,他骨子裏還有些助人為樂的成分,他不僅受過自己小氣的苦,也吃過助人為樂的苦,他撿到別人的手機的時候還能想到別人的焦急,並還給人家,可是轉眼他的手機就被偷了,他在學校勤工儉學一個月領到150的工資,轉過頭就出於自己的好心被人騙走100塊,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不隻是說說而已,這個世界的悲劇不是由某一個人造成的,隻是因為所有人都活在悲劇之中。原本多單純、真誠的人,越來越會活的世故膽怯,這不隻是花小樹的可憐與可悲,是這個世界的不作為。他將這總結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貌似天下的讀書人都有這份類似救世濟民的胸襟似地。

花小樹從小便是有奶奶帶大的,據說還沒有滿月父母就不在身邊了,所以這也是花小樹一直以來和父母不親的原因。花小樹自小扥著奶奶生活,所以身邊沒有什麼多餘的閑錢,小的時候吃包方便麵、吃個雞蛋也要等到考試前獎勵,所以那時候等考試就像等過年一樣,後來不管花小樹麵臨過多少的考試都沒有怯過場。就在花小樹九歲那年,奶奶因為過度的操勞去世了,奶奶的離世給小花樹最大的衝擊就是他想盡快的長大,他想如果自己不這麼小的話奶奶絕不會就這麼死了,所以想自立、想成長,讓後來的花小樹吃盡了苦頭,真因為如此,花小樹在之後逾久的歲月裏不但不和父母親近還更加的怨恨父母,他想如果不是他們那麼早的拋下自己,他也不會生的這般瘦小,如果父母爭氣點讓自己的生活的過的寬裕點,他的人生也許會有很大的改觀。花小樹自從回到父母身邊,便開始活的小心翼翼的,他從來沒有跟父母撒過嬌,從來沒有向父母伸手要過錢,讀書、上學、穿衣服,除了這些基本的開銷之外,花小樹沒有過玩具、沒有過課外書,他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像和陌生人生活在一起,他怕會惹他們生氣,他怕因為自己的緣故會難為他們,在貧困人家最難為人的自然是錢了,所以在花小樹的世界觀裏從小就養成一種最看重錢也最不看重錢的性格,看重是因為知道錢的重要性所以特別的珍惜,不看重是因為沒錢,所以從來不會主動去花錢,不花錢就有不看重錢了。這樣的性格使得花小樹越來越想早日得獨立,早日解決自己的財務狀況,一個想獨立的人沒有經濟基礎作支撐,那不是在做白日夢嗎?也正是因為他的不花錢,他一直想要獨立的條件一次又一次的解壓、縮水,當他馬上要畢業,找工作,真正要獨立時,他卻完全沒有做好準備,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該怎麼安排,他沒錢,他不願花錢,所以一直以來,他隻是在花時間等他的人生的成長,從來都沒有主動的在他成長之路上做出投資,他以為最小成本的成長,現在卻讓他吃盡了苦頭,沒錯,他馬上要大學畢業了,可是他什麼也沒學到,他不是不願意去學,他隻是沒有辦法去學,高中的時候英語差他不敢開口向父母要錢去補課,他每個月隻有三四十的夥食費是他每次回家父母主動給他它才拿的,上大學,他不敢學什麼二學位、二學曆,甚至連考研都不敢,他不敢報班去考證,他隻是每學期回家,那上兩千塊錢的生活費,每學年回家帶上5000塊錢的學費,然後回學校找兩份兼職。現在,他要畢業了,他不知道該找什麼工作了,家人認為考公務員好,可是他喜歡讀書。喜歡寫文字,可是他不能、他不會,那些以前氣勢咄咄的安排他人生的人現在好像變得很害怕他,好像在他麵前變得像小人似得,在他麵前一句話也不敢說,再也不能安排了一樣,可是背地裏不知道在怎樣說他是個又懶又差勁的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