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宗教陰謀論(2 / 2)

薑輝良說罷,身邊眾人都傳來低聲的歡笑。

和薑輝良的推測無誤,十周年慶典直到韓伊的出場,現在才進入了真正的歡愉時間。性格沉穩的薑輝良其實並不喜歡這樣的氣氛,如果不是因為作為學生代表必須要出席,薑輝良可能一直不會出現。

而就是在坐著的一刹那,聽到韓伊的發言後,他忽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為什麼,韓伊的發言,這麼似曾相識。他猛然間看著四周,這些場景,這些人,甚至這些人坐的位置,這些人現在的表情動作,為什麼就像自己已經體驗過的一般。

“怎麼回事?難道我是在做夢?”

“你白天做夢?”身邊的男生打趣著。

薑輝良再次吃了一驚,因為“你白天做夢”這句話,剛剛就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怎麼會是這樣,難道自己能提前預知一些事情,不,這一點是錯覺!

薑四少這篇小說中,主人公薑輝良在學校開始創業,逐漸走上人生巔峰。而這恰恰是小說開頭部分,我先前提到的車禍部分,則是小說快要結束的部分提及的。

這篇看上去就是都市商戰類的小說,薑四少卻經常提出一些玄而又玄的問題,他到底想要在這本書裏表達什麼?

我越發的好奇這本書裏的類容了,直覺告訴我,或許在這本書裏,我能窺探中薑四少的死亡真相。

整整一下午,我都在讀薑四少的這篇《青春之鬥》小說,說實話,這篇小說雖然是在講商戰,可是裏麵的人際算計和各種愛情故事才是主要的,當然,我不得不說,薑四少對於懸念把握的確很好,他在中間挖了很多玄乎的坑,隻是,這些坑,好似卻沒有完整的填起來。

小說的最後結尾是寫道“當時間一步步的推到現在,當渾濁的利益思想侵蝕著每個人的大腦,當學校不再是學校,當學術不再是單單的學術,有些人不在乎什麼是進步,他們隻在乎利益的使然。薑輝良和一大批所謂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不得不將一切的結果繼續交給這幫人去裁決。被利益環境侵蝕的大腦,怎麼可能會留下純粹自由的火花?”

這篇小說中。薑輝良和他的團隊不斷的創新思路,可是最後他們卻發現,他們以前去創新的東西,卻撞得頭破血流,隻有等他他們醒悟後,按照某些人製定的規則去行動,並且將某些人也納入道利益圈子後,他們才真正的開始崛起。

這是一種無奈,似乎,自己也是在呼籲什麼?

“薑四少的這篇小說,明顯要表達更深次的思想。”我翻看著這篇小說更新時間,這篇小說是薑四少今年在雜誌上連載的,而且,我從這篇小說之中,似乎看出,他還有很多東西沒寫,似乎,他挖了那麼多的坑沒填,是為了等待小說的續集,“如果薑四少的小說還有續集,在聯想到廖成吉的小說沒有持續更新,難道這也是聯係。”

我摸著下巴,越來越感覺到,這件事情絕對不是簡單的凶殺案,甚至食人案那麼簡單了。這恐怕更多的是一種臆想理念上的東西,比如,那個符號,比如,薑四少和廖成吉小說中所要表達的思想。

我馬上開始在網上查找這兩人的評價,我發現,網上粉絲對這兩人的評價差異很多,有說這兩人思想單純,寫的東西不值一看,有的說這兩人思維深刻,寫的東西發人深省。有的呼籲這兩人寫東西不要太裝逼,老老實實的寫情節,不要弄些潛台詞,有些則很欣賞這兩人寫東西中的話中有話。

而我看完青春之鬥後的感悟是,至少薑四少寫的東西,的確不是表麵上那麼簡單,他在文章之中的確想要表達一些隱藏的含義,可是,他卻不說,或者說,暫時不知道如何去說。

“咦,薑四少個人最喜歡讀物是《達芬奇密碼》!”我在諸多網絡評價中,終於看見這個信息點。

《達芬奇密碼》是美國作家丹?布朗的一部著名小說,2003年3月18日由蘭登書屋出版,並以750萬本的成績打破美國小說銷售的記錄,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小說。小說集合了偵探,驚悚和陰謀論等多種風格,並激起了大眾對某些宗教理論的普遍興趣。

隨著這部小說的走紅以及同名電影的播映,這本書,其實更多時候被人炒作成了一種宗教陰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