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澳門的景點不多,大三巴牌坊--其實就是一麵牆,澳門炮台--有幾門不知是不是後來裝上去的泡。其實在人文景點旅遊,你能體會到什麼完全在於你心中的文化修養。沒文化的人看到古戰場,心想一塊破操場而已;曆史學家看到古戰場,會想到這裏曾經發生的慘烈戰役,呆呆地思索出神;就像那《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去過的那些景點,普通人去了就是上車睡覺下車撒尿,然後景點拍照,餘秋雨一去就歎這個歎那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知道他看的那個地方,曾經發生過什麼,承載著什麼。
盡管我沒什麼文化,但是看那大三巴牌坊上的雕塑還是有些感慨--沒經過折騰的地方就是好,文物都能保存下來。
後來到了大炮台,寧寧看到大炮就上去摸,然後找了半天,問我:這大炮怎麼沒有引線?
我說:可能被人偷走了。
結果更搞笑的事情發生了,後麵一群疑似公務旅遊的遊客聽我倆討論,竟然信以為真,立刻開始對一個問題進行分析討論:這引線是不是大陸遊客偷走的。結果說著說著他們就開始升華到素質問題,然後開始討論各地旅遊被騙經曆,其中有大老爺們二一臉悲憤:那時候我在內蒙騎馬,說好三十,結果才騎了一圈就管我要三百,說是騎一下三十,我都騎了好多下,所以三百,要錢那人一手把著刀,一手管我要,你說我能不給麼?
他的隨行者紛紛唏噓,其中一個拿LV包帶普拉達墨鏡掛金鏈子的的中年婦女說:你那什麼時候的事啊,現在好多了,我朋友去內蒙的拉薩,沒聽說治安差,就說那邊烤羊腿可好吃了。那男的笑著說了聲嗨,一行人邊聊邊走。
寧寧看他們的背影,有些鄙視:真沒文化,拉薩根本就不在內蒙,烏魯木齊才是內蒙的。
我看了看她,說:嗯,挨著。
盡管一點也不怕浪費時間,但是景點真的很小,兩人轉了一圈也沒花多長時間,如果我和寧寧是網友,在下午三四點的時間應該選擇看電影,看完電影吃晚飯,吃完晚飯開房……於是網友變成炮友。
當然,我想要跟寧寧成為炮友不用那麼麻煩,直接跳過中間過程回房間就行了。這會兒體力恢複了,看著寧寧的身段想起她睡在床上的樣子竟又有些想入非非,伸手就想去摸,正猶豫之間寧寧電話響了。在澳門接一個電話似乎要五塊多,寧寧看了號碼皺了一下眉頭,還是接了。
我還以為是胖子打的,但聽上去不像,寧寧對那頭說話人所表達的事情似乎有些吃驚,表情詫異了一下。我想也許是她的網友找她出來看電影。
寧寧掛了電話,似乎在憋住笑,問我:你猜是誰?
這個問題如此詭異,我和寧寧才認識沒幾天,她讓我猜說明這個人我認識,這個人還不是胖子,那是誰?我想了想:大海?
寧寧笑:是智慧姐。
智慧姐姐,這個詞聽起來像兒童節目的主持人。但她說的是大海的情人,劉智慧。我納悶她找寧寧幹什麼,結果寧寧給我的答案我聽了就崩潰了:劉智慧輸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