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與西方的“拉弗曲線”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所表達的意思就是,稅率越高,不一定意味著稅收會越多;相反,還將使可能征取的稅收數量下降。
經濟學家拉弗教授就因為發明這條著名的“拉弗曲線”而著稱於世,並當上了裏根總統的經濟顧問,為裏根政府推行減稅政策出謀劃策。但“拉弗曲線”卻因在實際應用中飽受爭議。原因在於,在實際應用當中它隻對高稅率的納稅人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低收入者並不負擔高稅率, 因而不會受高累進稅率的傷害。真正負擔高稅率的隻是高收入者額外高的那部分收入,所以高稅率隻對這部分收入產生較大的副作用。因此,“拉弗曲線”隻有運用階層分析方法,才能在實際應用中得到成功。
【知識鏈接】
供給學派
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該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麵,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因而得名。
供給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給經濟學解釋為:“提供一套基於個人和企業刺激的分析結構。人們隨著刺激而改變行為,為積極性刺激所吸引,見消極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這一結構中的任務在於使用其職能去改變刺激以影響社會行為”。
我們為什麼要交增值稅——增值稅
【軼聞趣談】
四川新一康公司從事藥品經營業務,具有醫療器械、藥品及保健品的零售、批發和進出口經營權。從2005年至2006年,為了獲取不法利益,該公司利用所取得的經營藥品資質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以“管理費”名義按照開票金額的4%至8%收取開票費,向多家單位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虛開稅款500萬餘元,受票單位拿著這些發票向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
為他人虛開高額的增值稅發票,不管買賣是否虛構,開出的票卻是真實的,據此,新一康公司就應按開票額的17.5%交納稅金。他們在無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以支付麵額4%開票費為條件,從別處為新一康公司虛開了上海、深圳、天津海關的海關票。新一康公司財務部門負責人堂而皇之地將上述取得的海關票,向稅務局申報抵扣了海關票的進項稅款3187萬餘元。
為他人虛開增值稅發票,向他人購買虛開的海關票以抵扣稅款,都是虛的,並無實際交易,然而就在這以虛對虛的一進一出中,新一康的“商機”就出現了。公司收開票費約6%,支付進項票4%,中間的差額就成為公司的利潤來源。
當然,這種行為最終受到法律的嚴懲。
【經濟學聊天室】
要了解稅務的有關情況,就必須首先了解增值稅。因為增值稅不僅是我國的第一大稅種,更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增值稅是以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對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及進口貨物征收的一種稅。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增值額就是人類通過勞動新創造的價值額。通俗來說,增值額是企業和個人從事生產經營,或者提供勞務新創造的價值額。
增值稅於1954年產生於法國,它是法國為適應經濟發展和財政需要,對原來征收的營業稅加以改進而演變而來的。原來法國的營業稅製和世界各國傳統的流轉稅製一樣,是按照每個生產經營者的生產經營銷售收入全額征稅的,其他多環節階梯課稅特征。
舉個例子,一件襯衣的稅收的營業稅稅率為5%,生產環節的銷售收入為60元,應納稅額為60×5%=3元;批發環節銷售收入為80元,應納稅額為80×5%=4元;零售環節銷售收入為100元,應納稅額為100×5%=5元。則襯衣的整體稅負在生產、批發、零售三個環節分別為5%、8.75%、12%,呈階梯式的遞增。
傳統流轉稅的這種課稅製與現代化大生產和財政需要相矛盾,嚴重阻礙了專業化協作生產經營。法國政府對營業稅製進行改革,並逐步演變為現代的增值稅製。而現代的增值稅製,則可以克服傳統流轉稅的弊端。仍以上例說明,生產環節的增值額為60元,應納稅額為60×5%=3元;批發環節增值額為80-60=20元,應納稅額為20×5%=1元;零售環節增值額為100-80=20元,應納稅額為20×5%=1元。則襯衣的整體稅負為5元,各個環節的稅負之和等於整體稅負。
同是一件商品,不論生產經營環節增加或減少,隻要其最後售價相同,其整體稅負必然相等,這樣稅收收入就不收生產經營環節變化的影響而保持穩定,並有利於專業化協作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