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宮是我國規模最大、曆史最悠久的古老道宮之一,也是曆代天師祀奉太上老君和朝會之所。由於曆代皇帝撥出大量金銀修建,極盛時曾建有24殿、36院及其他建築。親扣國成立音,上清宮殿宇大多已毀壞。現尚存有福地門、九曲巷、下馬亭、鍾樓、龍虎仙峰、玉門殿、東隱院及明石刻等。
天師府是中國目前保存較好的封建時代大府第之一,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之一。天師府分為三大部分,即以三門為主體的前路建築;以私第為主題的中路建築;以萬法宗堂為主題的西路建築。這座天師府在規模上以及其曆史價值、藝術價值,堪與曲阜孔府相比。遊龍虎山最精彩的節目是乘船遊覽龍虎山下的上清(亦稱蘆溪河)。30華裏長的河道,水清見底,風景如畫,乘一葉輕舟,覽閱兩岸景色,與遊漓江有異曲同工之妙。 ”淩風十分清楚的說著這裏的資料,來之前他已經將這裏的資料完全的刻在了腦子裏麵,趁著夜色,幾人降落了下來。
因為是旅遊淡季,再加上已經是晚上了,這裏並沒有什麼人。
“看來淩風這次來,還是做足了準備,看了不少資料呀。”洪炎比較讚識的看著淩風,畢竟肯這麼用心的年輕人,還是比較少的。
“其實也沒有做什麼準備,就是看了一些這裏的資料,又記了下來而已。”淩風說道。
這時,藍璿月也說了起來:“龍虎山山之得名有一說,《廣信府誌·山川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曆台山西行數十裏,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盤虎踞,故名;《龍虎山誌》載雲:“山本名雲錦山,第一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方圓 200 平方公裏,境內峰巒疊嶂,樹木蔥籠,碧水常流,如緞如帶,並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稱;道教宮觀廟宇星羅棋布於山巔峰下河旁岩上,據山誌所載原有大小道教建築五十餘處,其中著名的如上清宮、正一觀、天師府、靜應觀、凝真觀、元禧觀、逍遙觀、天穀觀、靈寶觀、雲錦觀、祈真觀、金仙觀、真應觀等等,因屢遭天災兵火,大部分建築先後被毀廢,今僅存天師府一座,為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之一。《雲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載其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曆代天師及《龍虎山誌》稱之為道教第二十九福地),享有“仙靈都會”、“仙人城”之譽;為張天師後係世居之地,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龍虎山在江西貴溪縣西南部。其名之由來有二說:一謂以山形得名。清雍正《江西通誌》卷十一雲:“龍虎山在貴溪縣南八十裏,兩峰對峙,狀若龍虎。”二謂據張陵故事得名。
”
“嗬嗬,看來藍璿月對這裏也挺了解的。”淩風笑了一聲,還想說什麼,但是這時一股氣息立刻讓他們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