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們有了思想行為以後,就開始有了一定的立場,不管是自覺的立場,還是不自覺的自發立場。
立場問題有時候,完全是來自人們對認識事物的價值評價,總是站在一定人們的利害角度,進行評價的確定,因此,立場,就是人們看問題、想事情、做事情的標準,但有立場的人是有利益目標的一個人群。
他們在想自己做的事情,會對哪些人的利益有好處,而不同立場的人們,對同一事物的感受評價情意是完全不同的,所謂的樹立自覺的正確立場,就是要樹立自身的立場、自身家庭的立場、自身工作單位的立場、自身階級的立場、自身民族的立場、自身國家的立場。
黃子軒和慕容墨,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他們的立場不相同所以,即將走的道路也不相同。
但立場不會改變他們之間的情誼,隻能改變他們對某件事情的斷定標準,所以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認識,來處理各種問題,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所抱的態度,進行必要的行為。
從準備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以後,黃子軒就開始了另一段人生路,因為性格自我的他,知道了如果想要不受製於人,必須靠自己,別無他法,所以他開始全力打造這支規模很小的隊伍,希望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
於是連夜他就開始了部署,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門前往集市,進行了一次大采購。
二十多名羌族士兵,還是繼續由鐵三統領,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黃子軒安排講文明也加入了這支隊伍,對於這一點,鐵三很明白黃子軒的用意,所以表示無條件接受,並且非常樂意架起他與黃子軒之間的信任溝通橋梁。
所以按照鐵三列出來的物品清單,黃子軒一大早就前往集市,開始采購二十多名士兵需要的武器裝備,但由於鎧甲等物品屬於軍需物品,是不可以私人購買的,所以黃子軒隻能帶著部分不受限製的物品返回小院。
按照黃子軒的建議要求,二十幾名羌族士兵被分為四個班,每個班六個人,設置一個班長,四個班設置一個小隊長,鐵三任小隊長,講文明認副隊長,他們對外稱是黃子軒的護院,士兵每人每月有三兩餉銀,班長四兩,小隊長五兩,同時小隊長配有獨有的標示,就是在一張皮革上繡一條紅杠,紅杠長4厘米,寬1厘米左右,佩戴在左胸口。
對於黃子軒這樣稀奇古怪的做法,很多羌族士兵都不是很理解,心想大家都彼此認識,何必要這樣麻煩,但誰都不知道,在之後沒有多久,這樣一個簡單的標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而黃子軒也在無形中,建立了一個屬於他的體係。
上午的一番采購,黃子軒解決了所有士兵的基本服飾,采用統一的黑色,並且給每個人都買了最好的牛皮靴子,不過由於鎧甲是無法購買的,所以在吃過中飯以後,他準備再去一趟集市,順便定製一批武器。
不過在他出門以前,慕容紫夜和左元放等人,騎馬來到了小院找他,黃子軒都不用想,就知道他們所為何事,於是客氣將三人迎進了他獨居的小屋內,在眾人落座以後,關於營救左東方的話題,再次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