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軒,這一個貨真價實的二十一世紀吊絲青年,最後就在這一天,做出了一個,徹底改變他接下來一生的大事,用黃子軒的話來說,老子不陪你們玩了,這還不行嗎!可這也是黃子軒許久以來,一直壓在心中的怒氣,在瞬間爆發而出的結果。
其實黃子軒從小,就是一個特別聽話的孩子,因為家裏比較窮,所以早早的輟學,走進了繁華的大都市,因此隻能靠從事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職業過日子,從小就缺衣少食的他,也因為營養不良,身體一直都比較瘦弱,上學時也經常受到大個子同學的欺負。
但是由於性格的乖巧,他隻會把自己受欺負的事情,告訴老師,最後由老師出麵解決,但最後通常都隻能解決表麵上的問題,欺負隻會越來越多,之後隨著同齡人的越來越大,黃子軒也慢慢懂得了,其實告訴老師是不管用的,既不願意向父母訴苦溝通,隻能在自尊心越是受創後,越是自我進行強大,但往往都是以無奈而告終,因為身體不夠強大,就隻能默默去忍受。
無法用強大的力量戰勝,那麼自然隻能強化精神力量,帶著這種吊絲精神,生活在繁華的都市中,黃子軒一般都是采用腹黑的手段,去陰自己的對手,也從這種時候開始,他走上了不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始終臉皮的厚度,還是不夠強,不然他完全會走上一條強大的道路,並非因為關鍵時候,臉皮薄走上了吊絲一員的道路。
不過走上吊絲路線的人,還是大多數的存在,這是一條大眾路線,而在吊絲群體之中,也分有很多條的路線,比如逆襲路線的吊絲,以及備胎路線的吊絲,而黃子軒應該算是逆襲路線上的吊絲,因為他始終還是有一顆拚搏的上進心,但卻一定要等到,他最後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後,才會進行絕地的大反擊。
不過無論是之後,逆襲成功,成為吊絲版高富帥,還是在失敗後,進入永世不得翻身的路途,黃子軒都清楚的明白,這一切的開始與結束,都不是他自己想要的,因為這是二十一世紀社會,嚴重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一致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矛盾積累增添的產物。
他們算得上,屬於時代的悲劇,總的來說,都是屬於社會底層的人們,他們也想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可是他們隻是一群,拒絕打雞血的普通人,他們不喜歡宏大敘事,也不喜歡勵誌故事,算是集辛酸、自嘲、惡趣味於一身,雖然他們很少被社會所感動,但絕對拒絕被當炮灰。
他們不是社會上的有誌青年,更非職場的精英,雖然他們在餐館吃飯,總會喜歡躲在某個角落裏,但正如看演出一般,坐在最後一排的人,似乎可以將一切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吊絲青年們,可以對自己嘲笑得相當狠,但心中絲毫沒有以此控訴社會的意思,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因為他們懶得去成才,反而坦白自己的學曆,可是從生活閱曆,以及年齡上看,吊絲們相對較為獨立,但人生的機遇和機會,卻比60後、70後相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