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西周王朝第十二代君王,782年至前771年在位,執政11年,姓姬,名宮涅(sheng),可以稱之為:幾公升。
周幽王可以說是一位倒黴君主,因為在他剛剛登基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前780年,關中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古人由於比較封建,所以迷信,認為天災人禍都是一個朝代即將滅亡的征兆,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後麵的王朝為了自己而添加的,這一種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不過在周幽王即位以後,西周王朝的整體國勢,已經出現衰落的趨勢,伴隨著各種天災人禍,外加連年旱災,使得大部分的民眾饑寒交迫,無奈的四處流亡,整個底層社會出現不安動蕩。
周幽王卻是沒有才能,而且是個昏君,因為他整日不思挽救西周王朝的危亡,也不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不斷盤剝百姓,最後徹底激化了兩大階級的矛盾,並且又對外攻伐西戎,最後大敗而歸。
君主好美色,這一點誰都不例外,就算是創世神都不例外,這一點就不多說了,但是隨著絕世美女褒姒入宮以後,由於非常得到周幽王的寵愛,褒姒不久後便懷孕,最後褒姒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伯服。
當時的西周太子,是正室申後所生的太子宜臼,在周幽王準備改立褒姒為後,其子伯服做太子的時候,一場大政變發生了,從此西周王朝被隨後的東周王朝代替,周幽王也死於亂刀之下。
周平王,東周王朝第一代天子,漢族,幽王之子,姓姬,名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50年。
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西周首都鎬京天天被犬戎侵襲,最後弄得十分殘破,所以當時還是太子的宜臼,在受到申、許、魯等五國諸侯的擁戴下,在西申即位,諡號平王。
但是諸侯畢竟都是周王朝的諸侯,所以為了徹底避開犬戎,周平王最後把都城從鎬京東遷至洛陽,從此東周王朝出現,而周平王也開始依仗洛陽周邊的晉、鄭、虢等五國諸侯的力量,勉強支持周王朝的殘局。
隨著周室的逐步衰微,天子已經開始失去天下共主的尊貴地位,各諸侯國之間,也開始了一場兼並與被兼並,從此算是正式進入了春秋時期。
其實犬戎在攻破鎬京城以後,在殺死了幽王就主動退走了,不過存在死心的衛、晉、秦、鄭、申、魯、許等諸侯國,都有自己算盤,於是先擁立起宜臼為主,不過在東遷至洛陽以後,隻有晉、鄭、申三個諸侯國全力扶持,所以東周王朝最後隻能勉強支撐殘局。
而就在宜臼即位的同時,諸侯虢(guó)公,卻擁立幽王的另一個兒子餘臣為新的天子,這樣就在某個短時間內,出現了兩個東周王朝並列的局麵。
隨後大約整整十餘年,堅定支持宜臼的晉文侯攻殺了虢(guó)公,東周王朝才重新統一,隨後宜臼自然就要開始向幫助過他的諸侯表示感謝,其中秦襄公擁有護送之功,於是就提升他為諸侯國,並答應給了秦襄公,當時被戎人占領的地區,隻要秦襄公去打,那麼打到哪裏,那裏就歸秦襄公所有。
因此,秦國從此時就已經開始發展起來,而秦人無論老弱婦孺,都習武,也從此時埋下了種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周王朝自己失去了大片土地,按照諸侯製度,天子有自己的地盤,諸侯有諸侯的地盤,在封賞一圈以後,周平王才發現自己僅僅隻擁有洛陽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東不過滎陽,西不跨潼關,南不越汝水,北隻到沁水南岸,一個天子的地盤,最後隻有方圓六百餘裏,那就是一個地窄人寡,這樣就與方圓數千裏的大諸侯國相比,天子的地盤隻相當於一個中等諸侯國。
並且宜臼在位期間,因外祖父申侯擁立他有功,便派自己轄區內的百姓去申國戍守,這樣就使得天子轄區的百姓各個離鄉背井,漸漸的都十分怨恨周平王。
東周王朝的大大衰落,諸多大諸侯國就開始了爭奪之戰,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小諸侯國的支配權,成了他們相互之間不斷進行的戰爭,提供了導火索,再加上天子已經沒有號召諸侯和約束諸侯的能力,因此形成了一個諸侯爭霸的紛亂局麵,曆史也進入了一個大變革的動蕩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