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不能幹政是宮中的規矩,但是如今朝中大事接連發生,臣妾雖然愚昧,多少也能聽聞到一些消息,特別是皇上和臣妾閑談時也偶爾談及朝政,因此臣妾自認為還是比較明白皇上心結的,其實在官製改革前,閣臣權限雖然看似很大,但是內閣的大學士都是皇上提拔,因此皇權還是緊緊握在皇上手中的,可是皇上卻一直覺得內閣作用有限,事事需皇上親自過問,因此皇上有意改革了內閣製度,讓出了一部分不甚緊要的權利,但是問題又是接著而來……”
朱由校這時饒有興趣的看著全曉芸說道:“什麼問題?朕倒要看看芸兒是不是真的能夠說中!”
全曉芸這時白了朱由校一眼,接著說道:“問題很簡單,官製改革之後,行政結構大變動,很多事情內閣不再用皇上這裏上奏了,特別是皇上最為關心的軍隊控製力也開始鬆動了,因此皇上這回估計要增設衙門吧!”
朱由校抱著全曉芸啃了一口,然後笑著說道:“芸兒答對了一半,哈哈!”
“一半?”全曉芸有些疑惑。
“朕不是要增設衙門,而是要將司禮監給改了!”
全曉芸這時立刻回道:“不對,司禮監給皇上取消了,那取代的那個衙門不就是增設的麼?”
“不是,朕準備把司禮監變成朕的秘書機構,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秘書處,功能和暫時和司禮監差不多,不過裏麵的秉筆太監全部改叫做秘書,這些秘書可以從朝廷選些年輕而且有潛力的官員來擔當,這些官員在朕這裏幹上幾年,朕便可以將這些官員下放到大明各地去……”
全曉芸雖然隱約猜出朱由校的意思,但是具體的還是現在才知道,朱由校設立這個秘書的意圖很明顯,一是徹底杜絕內監幹預政事的源頭,如果沒有了司禮監,這宮中的內監再是利害,也不過是在宮裏蹦達蹦達,根本就別想幹預到朝政。除去這個,另外一個意圖就是提拔一些皇上的親信,這些秘書處的秘書可能品級一般,在宮裏也就是做些秉筆太監的事情,但是幾年以後便是朱由校的心腹,很可能被朱由校分派到大明各地擔當布政史的官職,這樣如果堅持個七八年,整個大明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在朱由校手中了。當然這些隻是一部分,朱由校還可以借機提高秘書處的權利,直接通過秘書處向朝廷的各個部分發旨,而不用顧忌內閣大臣的反對,這樣就可以鞏固君權,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
“皇上,臣妾可是全部答對了,皇上可不要食言哦!”
“好了,朕的話,芸兒還不放心麼,等等朕就讓人把你那寶貝弟弟找來……”
“還有福伯,亞娜妹妹……”
“好,全部都可以,朕馬上讓魏朝去!”
“嗯……”
…………
朱由校並非不想去左順門,而是這幾日朱由校正是在召集人手,要說這秘書處自然是朱由校剽竊後人的成果,秘書處說來就是朱由校的爪牙,是封建皇權的固守者,朱由校雖然有想過明朝的未來應該是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但是民主不是朱由校現階段的任務,等著自己兒子去折騰這些事情吧!
況且如今在明朝這個土地上談民主無疑是扯蛋,明朝在朱由校的調理之下,好不容易才有了一絲起色,要是朱由校這時來個民主化運動,不但把自己的皇權給丟了,清朝滅亡時的那段軍閥混戰恐怕也要在大明的土地上提前上演了,雖然說大亂之後必有大治,保不定中華民族能夠像鳳凰一般在烈火中重生,但是在這國外列強飛速發展的時候,最大的可能性可能是淪陷為半殖民地社會吧!
不搞民主,自然就要專政,朱由校沒有把握把明朝建立成為一個民主的國度,但是成為一個眼光犀利,目光獨特的獨裁者還是沒有問題的,而如今的秘書處也隻是朱由校的一個手段而已。雖然這秘書處說來就是司禮監改個牌子而已,但是裏麵可是大改,首先,人員組成要變,這秘書處自然不能是換個牌子,裏麵還是原班人馬,那些秉筆太監雖然不能一次性全部辭了,但是數量肯定要減少,而且要製定個時間表,幾年之後消滅秉筆太監,全部變成秘書處秘書 。
其次,人員變了,那自然要給個名號,這可是行著以前司禮監的政務,說來是太監那種閹人幹的活,如果不把這秘書處的名號打響點,那些腦筋死硬的封建文人還不來個抗旨,接著上吊自殺,畢竟氣節可是很重要的,因此朱由校尋思了幾天,取了個明朝朝廷中還沒有使用的名詞―秘書處,這名字按照當時文人的理解,秘字有皇帝專用的意思,然後又有朝廷機要文件的意思,書字,一聽便是文人的東西,這樣即有自己的特色,又不和內閣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