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史可法已經見機的取了一副倭國的地圖來,朱由校一陣惆悵,不要這史可法在自己手下變成了一個溜須拍馬的高手,那可就哭笑不得了!看來這回早些調到自己身邊也是好事,自己一定要好好培養,就算成不了大人物,隻要也要成為獨擋一方的官員。
孫承宗這時開始領著朱由校在地圖上指點起來,不過朱由校對這些布置早就知道,此時也隻是聽聽彙報而已,畢竟孫承宗總比奏折說的要生動,而且說的具體。
“根據預定的應急安排,袁崇煥的水師會在兩天後出發,而身處登萊和青島的平遼水師主力前日就已經出發了,二十五艘三桅炮船,七十艘大福船,還有大小船隻五百餘艘,可能在明後幾日便會到達倭國的平戶,在清剿倭國沿海的水師之後,平戶將擴建成為大明水師的補給基地,緊接著南洋水師的三萬水師也會在平戶登陸,經過補給之後水師隊伍將向倭國的界鎮和江戶進發!”
孫承宗說話的時候信心滿滿,讓朱由校十分滿意,看來如今大明的氣勢算是打出來了,什麼是天朝之國,什麼是中央之國,那就是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以前那些什麼虛假的仁義的早就被拋之腦後……
“很不錯,不過除了倭國的戰事,其他的也不能放鬆,遼東的生產複蘇,還有奴兒幹都司的重建,遼東女真部落的招降,遼東北方苦寒之地的開發,蒙古林丹汗的外交,蒙古部落的招降,西藏的督撫,西北的經營,南方的安南,西南的四川小叛亂,雲貴的土司叛亂,南洋的海盜,這都是必須抓緊的事情,除了這些,朝廷的事情也不少,官製還有兵製改革還沒有完成,完善海關製度,還是修編大明律法,清丈土地,修浚河道,擴建道路,完善驛遞,鼓勵工商業,發行銀幣,建立銀行,那個不是火燒眉毛的事情,當然還有很多,朕不過舉個例子而已!”朱由校一口氣說出這麼多事情,連自己也是嚇了一跳,原來自己登基兩年,做的事情也就是那麼冰山一角,一大攤子的事情連動都沒有動!
孫承宗這邊聽的更是直冒冷汗,朱由校嘴上說的話,就是一項也要人老命啊,更不要說一下子來個十幾二十件,忙是回道:“微臣一定不會放鬆自己的,等等便召集內閣和各部尚書,督促各個分管的內閣大臣和各部尚書加緊落實任務,爭取在按時完成今年的任務!”
朱由校笑了笑,然後說道:“那就好,戰爭雖然會害去很多人的性命,但是卻可以促進整個大明的發展,要不是為了鑄炮,現下的煉鐵煉鋼就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這煉鐵煉鋼一發展,百姓便可以用上很多鐵器了,這樣民間的生產效率又是高了不少,因此看似不相幹,其實又是有聯係的,現在是關鍵時刻,愛卿把握好就是了!”
孫承宗心想這征倭的事情就忙不開來了,還想別的,萬一這仗打輸了,皇上還不把自己的這條老命給收拾了,不過嘴上卻是回道:“微臣一定會好好把握的,皇上放心便是了!”
…………
軍人沒有不喜歡打仗的,特別是在明朝連續打了三四場勝仗之後,整個朝廷的征服欲望越來越強,當然袁崇煥現在最想做的更是恨不得立刻帶著自己的三萬水師精銳,將倭國來個大掃蕩,將倭國的那個什麼天皇抓到大明去,再把倭國的那個什麼德川幕府給來個一窩端,那個德川秀忠也抓去獻給皇上,那樣自己的功勞不就牛死了,皇上總不能再把自己發配到釜山這種鬼地方煎熬半年吧!
不過想歸想,袁崇煥卻是帶過兵,也打過仗的,深深明白戰爭永遠不是想像的那般簡單,當初自己平定聞香教叛亂的時候,以為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會輕輕鬆鬆的被擊潰,但是戰爭最後變成了一場持久戰,因為這場戰爭不知道死去了多少無辜的百姓。
不過朝廷給自己三萬水師精銳,任務也不過是占領下關這個城池,然後等待後援軍隊的到來,這個任務非常簡單,三萬水師,八艘三桅炮船,二十艘大福船,還有不計其數的小艦船,共計一百多門紅夷大炮,還有不計其數的各色火炮,充足的手雷,炸藥包,袁崇煥實在想不出敵人有什麼能夠阻止自己的前進。難道這真的是皇上大材小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