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六章 庭杖(2 / 2)

“既然處罰完畢,那朕便和你說說正事了!朕聽說你是來和我大明議和的哦!朕想知道你們東瀛國的議和條件是什麼?”玩歸玩,正事還是要辦的,要不自己和烽火戲諸侯的周天子有什麼區別呢?

那本多賴慶本來痛快的有些扭曲的臉上突然展現一絲喜色,然後急忙跪下說道:“我們東瀛國的德川將軍還有天皇陛下願意加強管束國內的暴民,嚴禁百姓出海,這樣就不會有寇賊襲擊天朝的沿海了,還有,我東瀛國的界鎮還有平戶港永遠向天朝開放,在這兩個城鎮進行交易的大明商人將隻征收目前稅收的三分之一,當然,為了彌補天朝在這次戰爭中的損失,我國將向天朝做出一定的賠償!”

前麵的兩條朱由校倒是沒什麼反應,管束不管束沒什麼關係,現在明朝的水師這麼強,還怕你倭寇來麼,再說這通商,現在通商怎麼看來都是對你更有利,至於賠償,朱由校便是最為關注的了,不過這廝還賣關子,連個數字也不說,這不是找抽麼?

“這麼簡單!”朱由校隻是說了這麼句話,然後便不做聲!

滿朝的文武怎麼可能看不出朱由校不滿這個條件,於是群臣開始踴躍發言,先是民政部的官員控訴倭寇給大明沿海帶來的危害,然後是理藩部控訴倭國脅迫大明屬國琉球進貢的事情,還有大明研究院控訴倭國派遣間諜盜取科技成果,還有工商部的官員控訴倭國搶掠我大明商船,除了這些,還有一係列亂七八糟的事情,待到了後期,最後一個站出來的卻是新任兵部尚書王在晉,這廝是頂了崔景榮的班,雖然朱由校對這王在晉不甚滿意,但是好賴還在用著,先救救急,好在徐光啟對他的評價還算不錯,因此暫且還能坐穩這個位子!

“啟稟皇上,現下大明有二十萬士兵參與了這次戰爭,朝廷水師的四分之三加入戰鬥,這筆開支每日大約在十萬兩左右,如今戰事已經進行一月,光是這筆開支便有三百萬兩,加上軍隊的各項開支,火器損耗,將士糧餉,還要加上一百萬兩,這樣開支已有四百萬兩!還有朝廷征用民船,征集糧草的補償款,大約在一百五十萬兩左右,這樣總計是五百五十萬兩,當然這是已經開支的款項,還有未來的善後工作,比如士兵撤回,艦船修補,將士撫恤獎賞,還有我大明百姓進行海上貿易時的損失,估計也在兩百萬兩左右,當然,如果這議和的時間越長,那價格估計就越高了!”王在晉看來還算是比較識像,看的價位都是往上兩倍三倍的長,把數字誇大了不少,因此至少這回讓朱由校滿意了一把,可以多保住這個尚書的位子幾天!

那本多賴慶已是傻眼,滿打滿算,這個賠償價格怎麼也在一千萬兩白銀以上,那是什麼數據,至少也是國內十年的稅收了,這個條件不要說自己,就是德川秀忠也不可能答應!不過這議和不就是談生意麼,大家都是漫天要價,然後落地還錢,又不是一錘子買賣,隻要商議一下,保不定還能免去不少!

朱由校看著那本多賴慶臉色不斷變化,便是冷臉說道:“王在晉說的甚是繁瑣,朕便做個總結,帳麵上損失的還有精神上損失的總計賠償我大明兩千萬兩白銀好了,至於采用什麼方式償還,那是度支部的事情,朕不管!”

“這……這!”本多賴慶本來就不是純正的談判專家,雖然閱曆十分豐富,但是遇見朱由校這般無恥一點的皇帝,本多賴慶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朱由校這回是鐵定了心思要狠狠敲上這倭國一回,再說現在倭國的形勢還算不上危險,因此不管開多少價格,這本多賴慶是不可能答應的!

於是接著說道:“朕金口一開,便沒有回旋的餘地了,兩千萬雖然很多,但是我大明的各項開支也不是小數目,所以朕便定這個價位,兩千萬兩以下是絕對不行的,如果你做不得主,可以遣人回國詢問,不過在路上一個來回至少就是十天到十五天,要是你覺得有時間等,或者等的下去的話,便在京師等著,朕一定會好好招待你的!”朱由校現在腦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名,娘的,就是汪精衛那個死漢奸,這兩人看去倒是有些相似,自己這些天要好好收拾收拾這人,再把這人培養成日本版的汪精衛,好好的把日本國給出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