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倭國這個幕府製的社會中,各地的藩鎮似乎更容易做出叛進叛出的遊戲,明朝這邊的攻勢越緊,倭國境內的藩主大名便是越活躍,大家保持一種觀望的態度,隻要德川幕府一倒台,大家便一拍兩散,投降明國雖然有些不光彩,但是隻要明國能夠繼續保持他們的身份,這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九州的鬆浦信隆現在不就當上九州島的國主了麼,不過他效忠的是大明而已!
不過幕府的生命力顯然比較頑強,不管邊地如何淪陷,也不管其他的大名如何貌合神離,僅僅憑借幕府的十幾萬親衛軍,德川幕府便有了和明軍進入相持的實力!
但是朱由校似乎不願意再和德川秀忠玩弄這持久戰的把戲,遼東的兩個通州師很快經過遼東的港口運至倭國,加上從九州島中抽調的兩萬士兵,四萬大軍已經開始向江戶運撥,待到這四萬大軍一到,這戰爭便到了終點!
麵對朱由校的瘋狂,德川秀忠也是使出了自己所有潛力,不斷的從自己親藩領地調撥部隊,江戶附近的兵力在明朝四萬援軍到達的時候已經達到二十七萬的龐大數字!整個江戶附近的百姓全部被拉了壯丁,就連許多婦女和兒童也被臨時組織起來進行後勤運輸,一時間,江戶城方圓百裏之內,人煙絕跡,鳥獸飛絕,整個倭國為了籌集巨大的軍糧,已經進入一種歇斯底裏的瘋狂,倭國官員的盤剝,軍隊的燒殺搶掠讓倭國的百姓苦不堪言,民間的反抗也隨著不斷爆發,如果朱由校能夠有足夠的銀兩的話,便可以看著倭國內鬥而亡……
可是實力大增的孫元化實在不願意再等下去了,要是再等下去,就算自己獲得戰爭的勝利,估計也要被朱由校革去官職,原本兩個月之前便要解決的戰鬥,現在已經拖延了如此之長的時間,不但朱由校想不到,就是孫元化也沒有想到!原本以為大明軍隊武器如此現今,剿滅倭國的那些落後部隊是不在話下,但是事實證明就算火器也有弱點,守城有餘,攻城最佳,野戰完全就是非常難操作了,雖然明朝有專門為火器作戰設計的車營,但是車營也是一個團體配合的陣形,如果以多對少,對付後金的騎兵效果非常之好,但是以少對多卻是十分蹩腳,這邊還未來得及展開陣形便被倭國的部隊逼退!
四萬援軍的到達,明軍終於有了充足的兵力和正麵十幾萬倭國大軍野戰,加上不遠千裏從明朝國內運來的一萬多戰馬,更是讓明軍的實力大長,如今七萬多明軍對陣正麵戰場上的二十萬倭國軍隊,也許是近代火器戰爭史上最為龐大的戰爭,但是戰爭的進行卻是十分利索,明朝七萬部隊,除去兩萬固守本營,留住退路,剩下的五萬多人組成十個車營,配合成進攻車營陣向倭國陣形前進!
四五十天的圍攻,沿路上倭國軍隊早就挖滿了壕溝,障礙,不過明軍之中有專門的工程兵,加上有車營掩護,雖然進展緩慢,但是還能夠不斷的前進,第一日戰事下來,明軍前出以前的控製線兩裏地,雙方發生了慘烈的戰鬥,倭國戰死的士兵至少有一萬多人,而明軍也有兩千多人的死傷!
在接下來的第二天之內,早就有了準備的倭國軍隊和明軍發生了征倭戰爭以來最為激烈的戰爭,戰後整個戰場遍地屍首,明軍在自己傷亡四千多人的情況下,將倭國最為精銳的三萬禦用旗本殲滅,自此一戰,倭國本來固若金湯的防線開始動搖,但是接下來的幾天之內,明軍越戰越勇,接連進行了幾次殲滅戰,殲滅了倭國幾萬人馬!
明軍的不斷出擊,將倭國防線四處擊穿,同時不斷利用優勢兵力對倭國軍隊進行圍殲戰,四處清剿已方大營附近的倭國軍隊,直到彈藥儲備告罄才停住攻勢,但是這接連不斷的進攻中,明軍竟然擊潰了倭國十幾萬大軍!
但是對於倭國二十多萬士兵來說,十幾萬部隊被擊潰這還不至於讓德川幕府潰敗,但是這十幾萬部隊卻都是德川幕府的精銳部隊,那戰鬥力不是臨時征召的農民所能比擬的,不過曆史總是這樣,關鍵時刻總是後院失火,德川幕府在明朝軍隊的打擊下,勢力日漸微薄,而在這關乎國家存亡的時刻,倭國的那些大名紛紛擁兵獨立……